规划前沿信息(2020年7月)

一  、规划政策及领导讲话

1.    国家层面

(1)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2020年7月20日)

国务院办公厅于7月21日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包括总体要求,明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建立健全组织实施机制,建立改造资金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强化组织保障6部分22条,为进一步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意见》从改造任务、改造内容、组织实施机制、出资机制等方面明确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施工图”。从改造任务来看,明确重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从改造内容来看,分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3类,各地因地制宜确定改造内容清单、标准。从组织实施机制来看,居民是改造主体,要建立居民参与机制,老旧小区居民同意改造后经地方上报申请才纳入改造范围。从出资机制来看,本轮老旧小区改造资金由政府、居民和社会力量合理共担——基础类改造由政府资金重点支持,完善类改造部分由居民出资,提升类改造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2)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的通知》和《关于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127、128号)(2020年7月31日)

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的通知》和《关于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的通知》,堵疏结合,确保耕地红线及农民住宅用地合理需求。

《关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的通知》就农村建房行为进一步明确“八不准”:不准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房,不准强占多占耕地建房,不准买卖、流转耕地违法建房,不准在承包耕地上违法建房,不准巧立名目违法占用耕地建房,不准违反“一户一宅”规定占用耕地建房,不准非法出售占用耕地建的房屋,不准违法审批占用耕地建房。

《关于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的通知》将村民住宅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在年度全国土地利用计划中单列安排,原则上不低于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5%,专项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强调在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中,要为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预留空间;强调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提倡、不鼓励在城市和集镇规划区外拆并村庄、建设大规模农民集中居住区,不得强制农民搬迁和上楼居住。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6部门印发《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方案》(建城〔2020〕68号)(2020年7月22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政部、公安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6部门联合印发《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方案》。

《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方案》指出绿色社区创建行动以广大城市社区为创建对象,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社区设计、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活动的全过程,以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方式,推进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向往;提出到2022年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取得显著成效等目标;明确建立健全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机制、推进社区基础设施绿色化、营造社区宜居环境、提高社区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培育社区绿色文化五项创建内容,并提出16项具体创建标准;要求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制订实施方案,统筹推进绿色社区创建,强调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同步开展绿色社区创建。

2.    省市层面

(1)《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2020年7月10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川委发[2020]12号)(2020年7月11日)

2020年7月10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由省委常委会主持。省委书记彭清华作了讲话。全会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

全会指出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刻领会重大意义,牢牢把握总体思路,全面贯彻基本要求,系统落实重点任务,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必须聚焦“一极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统揽性目标,“两中心两地”是支撑性定位。

全会指出要以“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引领,以“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为重要支撑,强化川渝互动、极核带动、干支联动,推动重点区域协同发展加快成势。要做强成都极核和主干功能,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加快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和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两区一城”建设,大力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持续提升门户枢纽地位,促进成都与重庆相向发展、协同发展。要培育壮大区域中心城市,既借势借力、深化与成渝双核的协作配套,又苦练内功、提升要素集聚能力,科学论证、合理布局一批省级新区,真正将其建设成为承担区域发展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要发挥重要节点城市比较优势,强化通道、产业、生态等功能协作,提升专业化配套服务水平,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支撑。要把深化川渝毗邻地区合作作为重要抓手,支持打造一批合作先行区、示范区和协同区;协同重庆加快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为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探索新路、作出示范。

(2)四川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2020年重点任务清单》(川区域协同办〔2020〕4号)(2020年7月10日)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部署,加快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内圈同城化、整体一体化发展,根据《关于加快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按照“清单制+责任制+项目制”管理要求,制定《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2020年重点任务清单》(以下简称“《清单》”)。《清单》从加快夯实政策支撑体系、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加快产业协作共兴、加快区域创新能力协同提升、加快物流体系联建共筑、加快改革开放一体推进、加快公共服务对接共享等八方面明确五十五条重点任务清单。

《清单》包括编制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成都平原经济区“十四五”发展规划、成都平原经济区国土空间规划、成都东部新区发展规划;联合打造成德临港经济、成眉高新技术、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协作带,编制“三区三带”空间规划,建立完善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共同谋划确定一批产业协作带建设项目并集中开工;启动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编制建设规划,制定同城化农业优势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加快建设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成投用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完成西部科学城建设方案;加快打造环高校知识产业经济圈,启动建设环西南财大财经智谷、环成都理工大知识经济圈、环川音文创圈、环川师大知识经济圈;积极建设成都国际铁路港,争取设立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

(3)范锐平同志在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动员会暨西控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2020年7月9日)

2020年7月9日,范锐平同志在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动员会暨西控工作推进会上发表讲话。范锐平同志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得到全面贯彻、资源节约要素集约的发展思路得到全面落实、城乡融合区域协同的发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改革机制创新模式的发展路径得到全面拓展四个方面总结西控“以控促优、以控提质”助力转型发展的丰硕成果,站在新的起点、新的发展阶段,对深化西控战略提出四点意见:一要坚定践行新理念,努力建设公园城市先行区,西部区域要在塑造公园城市大美形态、推动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化、创新公园城市场景营造、探索公园城市治理体系、推进公园城市创新发展上走在前列;二要坚定完成新使命,加快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要大力推动先进生产要素向西部区域流动、大力支持西部区域引入高品质公共服务投资、大力促进中心城区和近郊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大力支持西部区域发展现代产业;三要坚定落实新要求,加快建设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示范区,要打造产城融合的产业功能区、具有吸引力的特色镇和魅力独特的川西林盘;四要坚定贯彻新定位,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要努力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整体水平、绿色发展水平、公共服务整体水平和新型基础设施整体水平。

(4)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成都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成办发〔2020〕65号)(2020年7月10日)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特制定《成都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明确了未来三年行动目标、四大工程16项重点任务、6项保障措施。

《行动方案》明确成都新基建未来三年的重点任务:到2022年,基本形成技术先进、模式创新、四网融合、支撑有力的新型基础设施,与铁路、公路、桥梁等传统基础设施,共同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支撑力显著提升。四网深度融合是任务关键,成都将加快构建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为核心的基础信息网,以城际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等为核心的枢纽交通网,以特高压、新能源充电桩、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为核心的智慧能源网,以高品质科创空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等为核心的科创产业网。《行动方案》遵循“统筹协同,前瞻布局”、“需求牵引,创新驱动”、“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基本原则,明确四大工程16项重点任务,分别为(一)坚持网络赋能、适度超前,大力实施基础信息网攻坚工程。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提升区域骨干通信能力,打造存算一体数据中心,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建设人工智能发展高地,促进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二)坚持集中攻坚、优化布局,大力实施枢纽交通网畅达工程。建强综合交通主枢纽,提升轨道交通畅行力,打造智能交通新设施;(三)坚持保障有力、安全高效,大力实施智慧能源网支撑工程。推进电网通道扩容,构建智能能源体系,优化终端设施布局;(四)坚持应用牵引、平台支撑,大力实施科创产业网升级工程。增强产业生态圈能级,打造高品质科创空间,集聚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高标准公共平台。最后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规范引领、加大政策支持、创新项目建设、加强督查考核、着力宣传引导六个方面明确保障举措。

二   学术期刊论文分析

1.    《城市规划》

题名:面向村民住宅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实践研究——以珠海市农村地区为例

来源:《城市规划》2020年07期

作者:潘裕娟,章征涛,王朝晖

围绕农村村民住宅报建难题,在回顾过去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实施困境的基础上,从顶层设计、许可依据、审批主体、报建渠道、制度保障等方面梳理了珠海市近年来实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特点和经验,发现制定完善的政策体系、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设置“三级”管理架构、采取“疏堵”结合方式畅通报建渠道、实行人员和资金双保障制度等是珠海市现阶段顺利推行该制度的有效措施,对于解决村民住宅报建难、规范乡村建设活动、延续乡村特色风貌、促进乡村发展等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对珠海市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的优化进行了思考。

题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传统村落图景分类研究

来源:《城市规划》2020年07期

作者:覃巧华,肖大威,骆明楠,陶金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量传统村落现状图自动识别归类的方法。该方法利用自建的一个样本分布均衡的传统村落数据库来提取村落肌理、地形地貌、建筑形态结构、表皮材质等传统村落特征,把全国传统村落图景以省份为界分为若干类,旨在为规划师、建筑师、城乡建设者等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大样本村落现状素材库,也为中国传统村落数字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后续研究提供素材和定量支撑。

2.    《规划师》

题名: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系统管控

来源:《规划师》2020年10期

作者:汤西子,邢忠

国土空间规划强调城乡区域用地及资源管理的整体性,注重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公众福祉供给。城市边缘区强化城乡联系,保障生态系统维持及服务供给所必需的物质、能量流动,助推空间资源高效管理。受地域及区域特征叠加影响,城市边缘区内存在大量规模小且分布散的农林用地,虽复合服务潜能较高,但由于传统城乡二元规划体例及多部门管控,难以得到有效保护,造成资源蚕食及生态恶化,并反作用于城乡环境。研究在分析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要点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边缘区用地分布特征、城乡服务诉求,提出从空间结构强化、单元功能复合及用地管控落地三方面着手,进行高价值小规模农林用地系统性保护,并对接国土空间规划管理。

题名:海南共享农庄发展现状及规划设计探索——以三亚南田共享农庄为例

来源:《规划师》2020年10期

作者:李荣,韩冰,崔家华,刘涛

近年来,发展乡村旅游逐步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之一。共享农庄是海南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的新载体。研究从共享农庄的概念、特征和类型出发,从生态、生产、生活、建设和土地权属五个方面剖析海南多数共享农庄未脱离传统乡村旅游发展困局的原因,并以南田共享农庄概念规划为例,从生态筑基、产业注能、社群融合、景观重塑和协同治理五个方面探讨“三生共融”理念下的共享农庄发展策略,以期为同类型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借鉴。

3.    《国际城市规划》

题名:近20年国内外乡村聚落布局形态量化研究方法进展

来源:《国际城市规划》2020年04期

作者:杨希

随着中国乡村建设实践的开展,规划行为开始深度介入村落空间,乡村聚落布局形态研究正在从描述性阶段向量化研究阶段迈进,以求空间规律的深度认知并借以辅助空间决策。研究基于近20年国内外村落空间形态量化研究,从静态研究方法和动态研究方法两个层面对诸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评述,判断各种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探讨研究中所遇到的关键问题、方法的适用范围、研究的不足和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后续村落形态量化研究和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

题名:TOD战略下的综合开发土地整备实践——以上海、深圳和东莞为例

来源:《国际城市规划》2020年04期

作者:杨家文,段阳,乐晓辉

土地整备工作是TOD综合开发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基础,然而,国内大部分城市都缺乏相关具体工作的实践经验。研究结合上海、深圳和东莞的探索实践,将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分为增量开发和存量开发两种类型:在增量开发类型中,关注未批让土地一级使用权的取得以及车辆段(停车场)的复合利用;在存量开发类型中,对已批未建用地的协议调整和轨道沿线的更新改造进行研究和总结。研究为其他需要开展综合开发的城市进行土地整备工作提供了可参考的实施路径选择。

4.    《中国土地科学》

题名:乡村振兴背景下宅基地功能转型机理与模式研究——基于典型村庄的案例分析

来源:《中国土地科学》2020年06期

作者:齐琪,徐小峰,杨春梅,张也,林书达,胡银根

研究目的:基于典型村庄的案例,从系统角度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宅基地功能转型的机理与模式。

研究结果:(1)宅基地功能转型即通过改变宅基地利用方式或用地类型,使其由居住功能为主导向其他功能为主导或多元复合功能转变;(2)宅基地功能转型系统由内核与外缘系统构成,系统间彼此协调、相互响应,共同驱动并实现功能转型;(3)根据外缘系统各因子的异质性,可将村庄分为禀赋优势、禀赋平庸及禀赋劣势3类,各类村庄振兴路径不同,不仅为宅基地功能转型提供了机遇与保障,也制约着其转型方向;(4)基于宅基地功能转型机理,可凝练出旅游资源带动型、村内集约改造型及易地搬迁复垦型3种转型模式。

研究结论:乡村振兴背景下宅基地功能转型应充分考虑其内核、外缘系统各因子的条件,根据村庄禀赋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身的转型模式。

题名:建设用地供应规模与结构对城市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

来源:《中国土地科学》2020年06期

作者:雷绪斌,王良健,吴书胜

研究目的:分析建设用地供应规模、建设用地供应结构变化对城市发展质量的影响效应,为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参考。

研究结果:无论是建设用地供应规模,还是建设用地供应结构(工业用地占比、商业用地占比、住宅用地占比、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占比),均与城市发展质量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变换关系,即建设用地供应规模和建设用地供应结构在服务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时候,均存在一个动态的最优值或者最优比例。

研究结论:建设用地供应对城市发展质量的影响是动态调整的,需要根据建设用地供应和城市发展质量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最优的建设用地供应规模和供应结构。

5.    《自然资源学报》

题名: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适应性演化理论框架与实证

来源:《自然资源学报》2020年07期

作者:陈佳,杨新军,温馨,邓梦麒

乡村转型及适应演化路径是乡村可持续发展领域重要研究内容,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其多元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国家制度(战略)变迁关键时间节点,梳理典型案例乡村发展阶段,明确案例乡村转型适应的体制演化特征。在乡村适应性演化理论分析框架构建基础上,以体制转换明显的乡村为实证案例,结合农户调查与深度访谈数据,评估乡村适应演化下系统适应能力(结果)及农户生计响应效果,并基于归纳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揭示乡村体制转换与微观农户生计关联的适应演化路径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传统农业体制乡村向旅游体制转换后出现乡村经济发展和环境破坏、社会矛盾风险并存局面,农户生计适应选择对乡村转型响应呈现多样化。(2)不同适应路径农户生计恢复力存在显著差异,升级型、扩张型生计恢复力相对较高,维持型和更替型较低。(3)乡村体制转换(R1到Rn)与农户生计适应(P1到P5)呈现协同且分化的演化路径,基础设施、政策扶持以及生态环境因子是乡村转型与农户生计关联适应演化的关键影响变量。

题名:国土空间规划新时代旅游规划的定位与转型

来源:《自然资源学报》2020年07期

作者:龙江智,朱鹤

我国已经迈入以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多规合一”的空间治理新时代,对各专项规划的管控约束性更严、技术性和衔接性要求更高。为此,研究重新审视了旅游规划的性质和地位,并基于产业专项性和空间融合性特征,将旅游规划分为战略规划、协调规划、发展规划和开发规划。以旅游发展规划为示例,提出了六大转型:规划理念从无限思维向边界思维、融合理念和空间思维转变,编制思路从甲方意志向市场导向转变,规划内容从大而全向专而精转变,技术路线从概念逻辑向空间逻辑转变,规划方式从封闭向开放转变,规划技术从缺乏技术到技术融合转变以期推动旅游规划衔接和融入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进一步引领中国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三   国内外大城市规划动态

1.    长三角区域

《关于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020年7月1日)

围绕践行生态绿色和一体化这一初心和使命,加快国家战略的落地,发挥好政策的引领、撬动作用,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共同发布《关于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支持政策》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共同构筑支撑一体化示范区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支持政策》围绕改革赋权、财政金融支持、用地保障、新基建建设、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要素流动、管理和服务创新、组织保障8个方面,提出了22条具体政策措施。

《支持政策》提出赋予示范区执委会相关管理权限,示范区执委会联合两区一县政府行使先行启动区控详规划的审批权;建立建设用地指标统筹管理机制,明确由两省一市优先保障,涉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由省(市)以上统筹安排,并建立周转期不超过5年的建设用地指标周转机制;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为合理解决好用地空间问题,积极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永久基本农田规划调整试点,并探索建立耕地占用承诺补充机制;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能,鼓励混合用地,优化调整村庄用地布局,鼓励农业生产和村庄建设等用地复合利用。

2.    北京

(1)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时的重要讲话精神。(2020年7月4日)

2020年7月4日上午,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市委书记蔡奇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要深刻领会核心区控规的特殊重要性,深刻领会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扛起守护好规划的责任,严格按规划办事,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要牢牢把握重点任务,高水平实施核心区控规,严格实施“双控四降”,让核心区逐步“静”下来;要加强老城整体保护,加强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利用,推进非遗传承和老字号复兴,讲述老北京故事;要提升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加强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

(2)《北京市浅山区保护规划(2017年-2035年)》(草案)公示(2020年7月13日)

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组织编制的《北京市浅山区保护规划(2017年-2035年)》(草案)于2020年7月13日至2020年8月12日向社会公示,听取公众意见建议。这也是北京在全国范围率先开展针对浅山地区的保护型专项规划。

《浅山区规划》提出,位于山区与平原的过渡地带的浅山区,是首都重要的生态源地和生态屏障,要将其建设成为首都环境治理能力展示窗口、特大城市生态文明示范地区、山区居民共享共生美丽家园和千年古都历史文脉传承源地;以文化带建设为纽带,以功能板块为抓手,构建“两带、三区、多板块”的总体空间格局;强调保护生态、强化管控,严格浅山环境治理,构建“两区、一片、四板块、五廊道”的生态安全格局,划定六类生态治理分区,强化生态保育与修复,实施人口规模、建筑规模双控,切实防止环境污染,坚持问题导向和对新生违法建设零容忍,坚持控增减存;强调保障民生、转变方式,实现浅山绿色发展,立足生态宜居,建设各具特色的山地小城镇,依托生态文明沟域,建设北京美丽乡村示范区,因地制宜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强调传承文脉,亮出三线,展现浅山四面风景,加强长城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保护利用,保护历史文化遗存本底。

(3)《北京市乡镇地区生态要素和生态空间规划编制指引(试行)》(2020年7月27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构建国土空间全域全要素管控体系,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将生态要素和生态空间的规划引导管控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对标全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相关规划要求,制定了《北京市乡镇地区生态要素与生态空间规划编制指引(试行)》,明确了生态空间规划编制路径。

在本轮乡镇国土空间按规划编制工作中,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提出将生态安全和生态优先作为乡镇规划编制的重点和首要原则,《生态规划指引》作为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乡镇规划的底层逻辑。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围绕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建立了“现状生态要素评价—综合安全格局构建—试点实践及应用—生态要素管控体系构建”的工作路径,在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与绿化隔离地区、市域9条楔形绿色廊道、浅山地区等北京市重要的生态空间相衔接,结合生态系统服务指标研究生态要素的引导管控体系,坚持水体、农田、林地等生态要素数量不减少、空间布局更优化,按照“分区+分类”的规划管控原则,划定山水林田草等不同生态要素的储备区、管控区、引导区,提出“生态要素+功能准入”的管控措施,作为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土地复垦、高标准农田建设、百万亩造林等具体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的规划引导。

3.    上海

《北外滩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20年7月8日)

规划范围包括大连路以西,黄浦江—苏州河以北,河南北路以东,海宁路—周家嘴路以南,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约3.3平方公里。核心区由周家嘴路—公平路—唐山路—海门路—东大名路—旅顺路—东汉阳路—商丘路围合而成,总用地面积约81公顷。规划形成“一心两片”的总体空间格局;规划建设和谐的“黄金三角”(外滩、陆家嘴、北外滩)天际线轮廓;在核心区内规划慢行优先区和无车区,规划唐山路(新建路—公平路)地道,构建全天候开放的二层连廊,地下空间整体联通;规划纵贯核心区、毗邻滨水区的中央绿地,营造自然生态的绿化体系;创建高效集约的交通体系,突出网络完善、公交优先,围绕轨交站点设置立体交通中心,构建地上地下联动、高效便捷的换乘体系;加强北外滩地区规划管理,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优化公共环境。

四   国内外重要规划大会信息

1.    2020国际人居环境与未来城市大会暨第十届园冶高峰论坛(2020.07.04-07.11)

2020年7月4日至11日,由国际生态景观协会、园冶杯组委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的“2020国际人居环境与未来城市大会暨第十届园冶高峰论坛”在云端举行。本次大会持续8天,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专家与知名设计师应邀在大会上分享规划、建筑、景观等领域前沿趋势、先进理念和创新实践。

本次大会由两场大师报告会、主旨报告及人居环境与未来城市论坛、建筑设计与城市风貌学术研讨会、乡村振兴与都市农业学术研讨会、水生态水景观与韧性城市研讨会、宜居住区与地产设计论坛、亚洲地产园林论坛、风景园林国际论坛、公园城市与生态文明国际论坛、休闲度假与文旅融合论坛、城市更新与城市设计国际论坛、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学术研讨会、智慧景观与数字城市论坛、传承与创新|国际新锐设计师、自然与建筑共生|国际青年建筑师论坛和园冶杯获奖作品分享会等15个主题论坛、研讨会组成。

AECOM亚太高级副总裁刘泓志发表了题为《进化中的城市公共性与空间设计》的主旨报告,从城市与城市的公共性、未来城市空间的二元化趋势、演化中的城市空间、未来城市公共性与空间设计的思考四个方面展开阐述,分享了其在未来城市发展、公共性与空间设计等方面的思考和体会。北京大学未来城市实验室主任冯长春发表题为《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城市更新探讨》的演讲,阐述了自然解决方案理念及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区域实证分析。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建筑与城市设计院院长徐聪艺结合多年实践和研究经验,就城市与城市设计、城市设计风貌要素、城市风貌管控的思考等方面进行了精彩演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阳建强教授通过梳理滨水地区的发展演变史与国际经验,并结合连云港和广州的相关案例,阐述了滨水空间在城市更新中的重要性及规划设计方法。

2.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2020学术年会(2020.07.25-07.26)

2020年7月25日-26日,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指导,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国区域科学协会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2020学术年会”在线上举办。

本次会议以“城乡融合的空间发展”为主题,由主旨论坛和“长三角城乡融合与国土空间规划”、“西南城乡融合与国土空间规划”、“东北城乡融合与国土空间规划”、“西北城乡融合与国土空间规划”4个分论坛组成。各位专家学者就如何理解城乡之间的关系,如何在空间发展上实现城乡融合等议题展开探讨。我院汪小琦院长参加会议并在“西南城乡融合和国土空间规划”分论坛进行《从城乡统筹走向城乡融合——成都乡村振兴规划探索》演讲。

主旨报告环节中,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土地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丰雷教授指出中国农地制度变迁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中央-地方-个体”三者互动共演,是“自发演进”与“理性建构”的结合。西安丝路城市发展研究院理事长、陕西丝路城市发展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范少言系统地展示了西部地区城镇空间格局形成发展的概貌,针对性地提出西部新型城镇化空间发展格局建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聘教授、城市规划系副系主任、土地利用与住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田莉教授通过梳理四个一线城市的集体土地租赁住房的试点实践,提出可以从调整税收结构以减少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等方面入手,来促进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的健康有序发展。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助理、空间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裴新生针对既有规划尚未形成针对农业空间的系统性规划逻辑的问题,从农业空间内涵、农业空间规划的逻辑框架与技术思路等方面,讲解了农业空间的规划逻辑与内容体系,并分享了其在省、市、镇等不同空间尺度的若干运用实例。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教授级高工肖达重点探讨了在如今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服从生态安全与资源安全的矿产资源分区管控方案。东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修春亮教授辩证性地分析了城乡二元结构发展的机制与效果,剖析了优质资源从乡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问题和乡村的社会降阶与衰落问题,展望了多规合一、生态优先的国土空间规划引导城乡融合发展的机遇与使命。

3.    “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与权益实现”学术研讨会(2020.07.26)

2020年7月26日,由《中国土地科学》编辑部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林增杰土地科学发展基金共同主办的“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与权益实现”学术研讨会通过线上视频会议的方式顺利召开。来自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就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中的政府职能与边界界定、产权制度及权益实现、市场规律和实现路径、地方实践与案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严金明教授指出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仍然存在权能模糊、刚性过强、限制因素较多等问题,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现所有土地都有主,所有土地都有价,所有土地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实现土地市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教授强调统一的土地权利是形成高标准市场经济的基础,指出要建立界定产权清晰、权能完整的权利体系。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安录教授强调政府要适应多种集体建设用地交易市场形态与特征的要求,厘清与市场的边界、明确定位和功能。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吕萍教授针对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提出了因地制宜集约节约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和运营地位等建议。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朱道林教授指出需从土地资源本身的资源和经济属性出发,遵循客观的土地经济规律进行制度改革。清华大学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红教授建议通过明确关键概念的逻辑关系来明确农地三权分置各项权利的内容和边界,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手段丰富相关立法技术。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冯淑怡教授对建设用地高质量配置市场化的路径进行分析,提出应基于现有的制度框架去恰当地构建市场机制。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陈美球教授强调政府扶持、专业分工、市场开拓与技术支持是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必要前提与基础。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姚树荣教授指出中国特色宅基地发展权配置制度的构建需要做到真正赋权于民,并建立宅基地发展权的市场化配置机制与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

五   其他

1.    2020年7月1日《城乡规划学名词》预公布

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批准,《城乡规划学名词》自2020年7月1日预公布,预公布期为3个月。本次预公布的《城乡规划学名词》由城乡规划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完成,是我国第一次独立出版城乡规划学的科学技术名词,系统地展示了城乡规划学的基本名词,涵盖:城乡规划总述、城乡与区域规划理论和方法、城乡规划与设计、城乡规划技术科学、社区与住房规划、中国城市建设和遗产保护规划、城乡规划管理等7部分,共1462条。

2.    2020年7月16日《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设施空间规划设计导则》征求意见

2020年7月16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就《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设施空间规划设计导则》公开征求各有关单位和专家意见。《导则》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设施空间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工程设计等。铁路、城际铁路等站点周边地区设施空间可参照使用。《导则》聚焦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的交通衔接空间、车站附属空间、集散驻留空间、公共服务空间、市政公用空间等五类设施空间,关注人的出行全流程体验,对各类设施空间进行一体化规划设计引导,确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施空间与周边城市空间的三维立体对接关系,提升空间规划设计的协同化、精细化、高效化、品质化,指导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各类设施空间共谋、共建、共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