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9月学术期刊前沿分析

本期专题选取了国内学术期刊影响力较大的《城市规划学刊》(双月刊)、《城市规划》(月刊)、《国际城市规划》(双月刊)、《规划师》(半月刊)四种核心期刊共19本,分析2019年4月-2019年9月我国城市规划行业的研究现状与趋势。结合期刊特征和研究主题,将研究对象(283篇)划分为15个主题:国土空间规划研究(23篇)、规划管理与政策机制研究(25篇)、规划编制方法与技术创新(22篇)、城市战略规划与空间发展治理(27篇)、城市双修与生态实践(20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与生活圈规划(19篇)、乡村振兴与特色村镇规划(28篇)、城市更新与社区规划治理(24篇)、空间形态与城市设计(16篇)、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16篇)、城市功能格局与新城规划(13篇)、市政基础设施与交通规划研究(12篇)、大数据应用与智慧城市(11篇)、城市开发与土地经济政策(9篇)以及其他(22篇),各类的统计数量如下表:

表1 各主题文章数统计


表2 四种期刊各期主题统计


文章将对研究热点和前沿的主题做简单介绍,每个主题选取2-3篇文章具体进行分析:

1 国土空间规划研究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为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规划工作者也相应围绕空间规划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国土空间规划及其相关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话题。涉及本主题的文章共有23篇,重点研究内容包含国土空间规划、区域专项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等。其中,《城市规划学刊》第4期、《城市规划》第7期以及《规划师》第13期均以国土空间规划作为期刊主题,围绕空间规划改革,从国土空间规划的管理体系、编制技术、学科发展等方面展开探讨。

《空间规划改革的议题与展望——对规划编制及学科发展的思考》:文章从空间规划改革的内在逻辑出发,总结了城镇化转型、市场化转轨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三条认识空间规划改革的主线,以及战略、制度、技术三个层面的议题,即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体系、面向规划实施的多规合一机制、适应规划改革要求的技术体系;提出规划编制工作要放在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整体框架中,进一步理解和把握规划内容和方法的转变。

《基于“双评价”的市县级国土空间“三区三线”技术方法探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求以“双评价”作为对国土空间格局和“三区三线”划定的重要支撑依据。文章探讨了“双评价”结果与“三区三线”划定如何科学合理对接,并对市县级国土空间“三区三线”的细化空间要素进行探讨。提出国土空间应以“三区一网络”全域全覆盖功能分区、以“三线一附加”形成的刚性控制线体系来实现统筹管控,构建覆盖全域、上下传导的空间控制体系。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内容的“取”与“舍”——基于国家、部委对市县空间规划编制要求的分析》:在我国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空间规划作为开展空间治理的重要平台与工具,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从中央到地方均围绕空间规划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文章结合国家、部委对市县空间规划的编制要求,通过分析改革进程中各阶段空间规划试点成果内容与技术路线的差别、共同点与适用性,发现规划试点成果的部分核心内容与规划方法有逐步趋同的特征,部分探索在实践中被证明适用性不强。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新一轮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点内容,以期为未来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2 城市战略规划与空间发展治理

为解决当前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城镇化进程任务艰巨等问题,需要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前瞻性地考虑区域与城市协调发展、主要功能以及重点产业布局等方面,同时也要考虑如何解决城市空间发展的现存问题。战略规划与空间发展治理逐步成为热门的研究主题,主要内容包含区域与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市发展类型研究、城市空间发展问题与治理体系、空间用途管制改革等。涉及这一主题的文章共有27篇,其中,《国际城市规划》2019年第2期主题涉及该话题。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东莞城市空间发展策略探讨》: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逐步推进,各城市积极谋划以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内湾城市作为战略实施的关键地区,需要重点谋划空间发展策略。文章在梳理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实施进展与政策解读的基础上,聚焦港澳合作、国际湾区、创新驱动与区域协同等领域,研判湾区空间发展趋势与特征,并以处于内湾地区的东莞为例,分析其发展条件,从港澳、开放、创新、协同四大空间行动策略着手,提出东莞主动参与大湾区规划与建设的建议。

《通道型城市发展路径与空间发展策略——以三门峡市远景发展战略规划为例》:通道型城市是在发展廊道形成背景下催生出的一种独特的中小型城市类型,对于促进城镇化空间的再平衡及区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通道型城市进行概念界定及特征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三门峡市远景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区域层面的链接与共享、市域层面的集聚与合力、城区层面的框架划定与节点培育等空间发展策略,以期为国内同类型城市的发展提供参考。

《中国大城市非正规就业职住空间失配及其规划问题初探》:文章采用抽样实证调查法探讨了非正规就业者的职住空间特征以及规划政策对其通勤状况产生的影响。首先阐述了职住空间失配理论在非正规就业这一视角的缺失;其次对非正规就业者的居住空间与就业空间分布进行理论回顾;最后,以低收入人群集中的两处保障房社区为例,利用Arcgis对非正规就业者搬迁前后的职住关系与通勤特征进行分析。文章认为,非正规就业者相对于正规就业者表现出接近就业中心的职住偏好,而搬迁后非正规就业者通勤状况恶化,呈现“空间失配”特征。实证结果表明在制定规划政策时要充分考虑非正规就业者的职住特征与行为偏好,并运用相关的规划工具展开失配问题的治理。

3 规划管理与政策机制研究

为满足我国发展改革的需要,在城市规划发展进程中必须持续探索稳定高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开展规划管理系统的机制改革工作。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部分期刊通过规划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相应开展了对我国规划管理与政策机制的探索与展望研究,《城市规划学刊》2019年第3期、《规划师》2019年第7期均以规划管理机制改革作为主题。涉及这一主题的文章共有25篇,包含了国内外规划管理体系研究、城市规划管理机制改革与探索等领域。

《我国内地规划申诉制度建设探讨——基于香港的经验》:我国城市建设正经历着从增量扩展到存量发展、市民社会兴起等诸多变化,城市开发中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日益显现,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变得更加频繁、复杂,各利益主体依法解决规划纠纷、实现权利救济的诉求正成为我国规划管理体系完善中必须正视的问题。我国香港的规划制度相对先进,其规划申诉制度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操作框架和实施体系。文章通过梳理和分析香港相应制度建设的经验,结合我国规划权利救济体系的现状和问题,提出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以推动相关制度的完善。

《城市规划的信用:演变、危机与抉择》:城市规划是一种具有“社会契约”性质的公共政策,理应接受信用程度的检讨。在当前我国公共讨论中,城市规划获得的认可和支持度都较低,表征的是我国城市规划的信用不足问题。文章探讨了中国城市规划的信用不足的原因:一是城市规划体系形成的“制度模糊”,以及制度演变的路径依赖;二是不同尺度的规划信用不同,并且具有创新潜力的小尺度城市规划也面临信用危机;三是城市规划制度变迁和不同尺度规划中公众参与同时缺位是决定性因素。因而,需要调整城市规划的“制度性”设计,包括:城市规划应是约束社会主体的规划;强化向权利讲述真理;推动制度完善下的治理优化。

《中国城市规划:重构?重建?改革?》:“城市规划”一词包含了多重含义,包括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城市规划学科。讨论规划改革要做的首要事情是弄清讨论问题的对象。在新形势下,文章提出了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需要重构,城市规划的管理体制正在重建,而城市规划学科需要改革但并非重构或重建。

4 公共设施配置研究与生活圈规划

公共设施配置研究与生活圈规划是落实十九大“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求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相关研究日益成为规划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该主题在各期刊均有涉及,共计19篇,研究领域包含了公平正义价值观下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评估、生活圈规划等。其中,《城市规划》2019年第5期以生活圈规划作为期刊主题。

《面向“残有所助”的城市残疾人设施规划标准修订研究》:文章基于残疾人事业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系,梳理了残疾人设施的基本特征和新时代建设要求,探讨了现行残疾人设施相关标准的不适应性,为实现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出了残疾人设施规划标准在配置要求、用地指标等方面的完善建议。

《城市修补理念下的南昌市中心城区教育设施规划策略》:当前存量规划背景下提出的城市修补理论,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新方向和新思路。文章将城市修补理论融入到教育设施规划当中,结合南昌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布点规划实践,从调整供需结构、修正设施体系、填补用地缺口和强化规划管控四方面探索可行的教育设施规划修补策略,以期为相关规划提供参考。

《南京都市区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分异研究》:文章以南京都市区为研究范围,通过问卷调研,分析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下的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分异特征。从满意度水平及供需关系两个方面分析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空间差异;选择入住率为时间要素,评价满意度与设施供给的变化规律,并从3个方面提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与管理的建议,分别为基于供需关系的管理评价体系、基于KANO模型的分阶段公共服务设施管理重点,以及对现有配套指标差异化发展的优化建议。

5 乡村振兴与特色村镇规划

乡村振兴是近年来的热门研究主题,此次刊出的文章提出了乡村振兴出现的新问题,探讨了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并介绍了新的规划策略和发展途径。涉及乡村振兴与特色村镇规划的文章共有28篇,其中,《城市规划》2019年第6期、《规划师》2019年第11期均以乡村振兴与治理作为期刊主题。

《城乡共构视角下的乡村振兴多元路径探索》:文章指出,中国特色城镇化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乡村角色逐渐从生产功能向兼具消费功能转型。基于城乡共构的乡村振兴多元路径,应围绕乡村振兴的总体方针,区分乡村所处的不同地域类型和不同经济水平。在乡村振兴分项目标与乡村地理空间、经济水平三者之间建构矩阵关系,理论上可形成乡村振兴多元路径45个交汇点的概念模式。城乡共构视角下乡村振兴多元路径的先期重点包括城乡生态系统、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乡村文化遗产的活化再生及技术创新等。

《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及规划路径探讨——以赤峰市红山田园综合体为例》:田园综合体作为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地域综合体,具有“三生同步”的基础特征、“三产融合”的动力特征及“三位一体”的活力特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农业、生态、文化与田园的关系,以赤峰市红山田园综合体为研究案例,构建田园综合体发展的4种模式,即“三生空间”的生态发展模式、“农业+园区”的产业发展模式、“农旅+文旅”的旅游发展模式及“从安居到宜居”的村庄发展模式,并从土地整合与用地指标开发两方面保障田园综合体规划的落实,以期对相关规划有所参考。

《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域外效应——兼议特色小镇“浙江模式”走出去的路径逻辑》:浙江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当中起到了带头引领的作用,诸多省份都模仿“浙江模式”规划建设带有自身地域特色的特色小镇。文章以浙江省特色小镇在域外省份产生的效应及模式特征比对为切入点,分析特色小镇“浙江模式”走出去的路径逻辑,提出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工具可以归纳为特色的“筛子”、空间的“模子”、生态的“圈子”及政策的“尺子”四类,域外省份在借鉴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经验时应根据当地特色及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不可简单复制“浙江模式”。

6 其他

本次统计的各类主题中,关于城市发展史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文章仍占有一定的比重。值得注意的是,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研究中基于新的视角提出了一些新颖观点,如跨区域的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探索;从社会、管理、空间等视角探讨城市文化内涵与文化空间规划理论。新型城镇化相关主题的文章结合了多学科进行交叉研究,且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其他研究还包含城市规划教育、旅游规划、绿色基础设施与雨洪管理等传统的研究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