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中心城区十五分钟步行圈生活便利指数评价

 
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民生是指民众的日常生活事项。民生状况决定着一个区域、城市能给人们多大获得感和幸福感,也逐步成为衡量这个区域、这座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最为重要的指标。在最新发布的《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中,明确指出规划的主旨就是让各个年龄段的居民都能够享受在上海的生活,并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该规划重点关注基本社会生活的空间单元,通过15分钟步行生活圈的构建,让市民日常生活环境更加宜人,出行更加方便,归属感和认同感更强。
步行是人类的本能和需要,是健康和最为低碳的出行方式,步行友好的城市能使居民的日常生活更为便利,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中提出,城市在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中,使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可以通过步行满足;《成都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提出打造出提升城市人居品质和形象魅力的慢行交通系统。
 
研究范围
本文的研究范围为成都市中心城区,如图1所示。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西南地区唯一的副省级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成都市中心城区面积约3675km2,占成都市域总面积的26%,承载着成都市近70%的常住人口。2016年成都市居民出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心城区步行的出行比例占32.7%,是最主要的慢行交通方式。
 成都中心城区范围
 
研究数据
本研究的数据主要包含地图兴趣点数据(point of interest, POI)和路网。
(1)地图兴趣点
从大型地图网站的公开数据抓取了2015年兴趣点的数据,包含商店、餐馆、学校、公园等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兴趣点”,作为居民生活便利指数的评价因子。生活越便利的区域,POI种类和数量均较多。
(2)路网
路网数据是2015年的测绘数据,精细到小区内部道路。作为步行的载体,可根据路网形态,计算出步行距离内的设施服务范围(面积)。道路交叉口越多,兴趣点在单位距离的服务面积越大。
 
评价方法
参考Walk Score的评价思路,根据我国居民的生活习惯,选择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设施(地图兴趣点),包括了餐馆、咖啡馆和茶馆、酒吧、便利店、商场、鲜果蔬菜、公园广场、银行、学校、美容美发、药店。
表1 生活便利指数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
设施分类 分项权重 权重
餐馆 1 0.7 0.5 0.2 0.2 0.2 0.1 0.1 3
咖啡店茶馆 0.5 0.3 0.2           1
酒吧 0.5 0.3 0.2           1
便利店 3               3
商场 1               1
鲜果蔬菜 1               1
公园广场 1               1
银行 1               1
学校 1               1
美容美发 1               1
药店 1               1
 
 
在成都市中心城区,首先构建300*300米的样本点阵,共40858个,然后计算每个样本点的十五分钟步行圈生活便利指数。为了便于计算,距离衰减系数采用分段函数:设施距离样本点在400米内无衰减,400-800米内衰减20%,800-1200米内衰减50%,超过1200米的设施不予考虑。每个样本点生活便利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表示不同类型的设施,与表1一致,数据可从地图兴趣点中提取。表示不同的步行距离区间,表示某类设施的影响权重,表示某类设施距离样本点的步行距离区间,表示设施的距离衰减系数。由于所有设施的权重之和为15,为便于具象对比不同区域的生活便利指数,将最终评价结果统一转化为0~100。
 
评价结果
基于如上方法,可计算出每个样本点十五分钟步行圈内的生活便利指数。采用ArcGIS空间插值方法,可得成都市中心城区面域的生活便利指数,如图2。结果表明,生活便利指数高于85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成都市老城区(二环内);新开发的区域,比如高新区(图中武侯区南部),特别是天府新区(图中双流区南部)生活便利指数较低,即通过步行难以解决日常生活需求;龙泉驿区和温江区的主城区亦有生活便利指数高于95区域。
 成都中心城区十五分钟步行圈生活便利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