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规划

项目名称:成都市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规划
获奖情况:2015年度四川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
一、规划背景

随着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的加剧,交通出行对绿色环保的需要日益迫切。凭借无污染、低噪音、高能效等优势,国家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发展和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成都作为西部的新兴产业高地和首批“全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为保障成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我市健康发展,在成都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院编制了四川省内首个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规划。

通过对成都市充换电设施点位规模、建设及运营模式进行摸底,发现存在点位分布不均、建设体制不完善、设施体系不完整等问题,进而明确规划方向。确定以充电设施为主、换电设施为补充,专用充换电设施与公共充换电设施并行,大型、中型、小型三级区分的多方式、多层级充换电设施体系。根据成都市示范推广电动汽车目标,以功能合理、示范效应、集约利用、可操作为原则,布局充换电设施。

图1 规划研究技术路线图

二、特色和创新
(一)标准创新

本次规划整合国内已有的行业及地区标准,结合成都市具体条件,按集约用地、明确对象、保障功能等原则,制定了四川省首个充换电设施建设标准。
(二)研究测算电网负荷,确保充换电设施落实可行性

针对充换电设施可能对电网负荷带来的影响,本次规划开展了专项研究,并通过准确核算电网容量缺口,提出了相应的电网升级改造要求与政策支持要求,为充换电设施的落实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三)创新充换电站规模预测方法

本次规划首先紧贴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动态,准确把握电动汽车增长趋势,采用多种预测方法,确定各类充换电汽车的保有量。同时,深入分析技术变革进展,合理选择预测年限,消除预测不确定因素。最后根据充换电设施技术水平,细致计算充换电设施的服务能力。实现既保证满足需求,又不造成资源浪费。

图2 充换电设施需求预测技术路线

(四)创新设施建设模式

依托现有各类场站资源,创新性地提出充换电设施复合化配建模式,明确充换电设施在公交场站、市政车辆场站、公共停车场内的配建标准,进行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同时探索多种建设模式,开拓多种渠道,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共同实施充换电设施点位,提升设施建设效率。

图3 充换电站规划布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