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区一城”区域协同空间规划

01项目背景及意义

“两区一城”为我市天府新区、东部新区和西部(成都)科学城,涉及天府新区、东部新区、高新南区及高新西区。

“两区一城”协同发展是建设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新动力源的战略支撑,是全面服务新发展格局的时代需要,是传统行政区经济走向现代功能区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先行示范需要。

图片

图1 “两区一城”空间范围示意图

02规划目标

推动形成“两区一城”协同发展新格局,突出互利共生、开放协同、相互成就、整体成势,共同构筑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建设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高能级共同体,在产业引领、价值创造、改革先行等方面形成示范作用,带动区域空间布局整体优化、功能体系整体完善和发展能级整体提升。

03主要内容

(1)共塑创新共同体,提升创新策源能力 

高水平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协同打造创新策源地和成果转化区。通过做强成都科学城“一核”创新策源功能,提升新经济活力区、生命科学创新区、未来科技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四区”转化承载能力,构建“多基地”协同创新体系。

共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夯实硬核科技支撑。在成都科学城已落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基础上,继续争取2-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集。并以成都科学城、成都未来科技城和成都未来医学城等为载体,布局建设天府实验室。充分发挥区域内电子科大、川大等“双一流”高校的智库引领作用,打造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立“校院地企”联合创新机制。

推动自然生态与创新生态同向耦合,构建全域创新空间网络。以西部(成都)科学城为极核引领,形成由“高品质科创空间+创新聚落+公园式都市硅巷”组成的全域创新空间网络。

图片

图2 创新空间网络示意图

(2)共筑产业共同体,建强高能级产业集群

以产业生态圈为引领,以重点产业链及重点细分领域为突破,推动重点产业能级大幅提升。完善链主企业、公共平台、领军人才等集聚共生的产业生态,稳定供应链、配置要素链、培育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引导培育“头部引领、集群支撑、链式互补”的产业发展共同体,打造具有全球显示度和区域带动力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经济集群。

(3)共营绿色低碳发展共同体,建设公园城市先行区

共同维育优质永续的生态环境。识别区域生态资源,保护以龙泉山为主体的重要生态空间,构筑“一山、两廊、五楔、七河”生态安全格局;基于农业适宜性评价,结合灌区分布,构筑“两带六片”耕地保护格局。基于区域生物多样性特征,以生物视角维系自然生境系统,构建三级生态廊道网络,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水平与生态空间效能。

率先呈现公园城市大美城乡形态,以高品质宜居宜业环境提升人才吸引力。将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作为区域绿心,以大尺度生态廊道优化片区格局、以大型绿色斑块组织空间布局、以绿道串联片区功能板块,并将乡村田园风光积极引入到“两区一城”内部,实现城市空间与公园形态的有机融合、推动城市自然有序生长。

(4)共绘幸福美好生活共同体,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结合公共中心和大型开敞空间,统筹布局辐射区域、面向世界的高能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共同建设内通外联、多网融合的综合性绿色交通网络。并探索成立“两区一城”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工作推进领导小组,联合制定任务清单,在全市示范推动十大工程,协同推动近期400余个重大项目建设。

(5)共建安全共同体,塑造智慧安全的韧性样板

将韧性标准全面融入“两区一城”规划建设体系,提高城市系统性抗风险能力。预留容量弹性空间与发展空间,提高空间韧性;统筹市政设施规划建设,优化基础设施韧性;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完善生态韧性;提高区域应急协同分工水平,增加治理韧性。

(6)强化区域创新协作,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发挥西部(成都)科学城创新策源能力,打造天府大道南延线科创走廊、成资协同开放走廊,助力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与成资临空经济带发展。共同形成“一核四区多点三带”的都市圈高能级科创体系。

04 项目创新

首次提出“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特征与表征指标。通过对国内外先发区域相关研究的分析,梳理塑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概念、内涵;其次,从引擎带动、功能、产业等方面详细解析其主要特征,提出 “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八大特征,并对表征值进行研究界定,以进一步将 “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划分为成长期、提升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科学研判“两区一城”现在发展阶段。

以共同体思路创新探索区域发展策略。结合区域发展理论内涵,贯彻区域发展新背景与新要求,以共同体思路谋划区域发展策略,重点解决不同阶段区域的共享共担与错位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