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品质评估经验研究

编者按:城市公共空间是承载人民生活的重要载体,对于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活力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成都正在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城市公共空间是公园城市场景营造的重要载体,其品质直接影响着公园城市建设的水平与成效。在公园城市建设加速推进,各类公园场景加速呈现的背景下,对现有公共空间品质开展科学评估已成为当下城市规划建设的迫切问题。本文对国内外城市公共空间品质评估相关实践探索进行梳理,重点针对公共空间基本服务水平、生态服务功能与人本服务品质的具体评估方法进行总结,旨在为下一步成都市开展公共空间品质评估与精细化空间治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积极推进空间治理现代化,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杨浦区滨江公共空间时提出:“城市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城市、老百姓的幸福乐园。公共空间要扩大,公共空间要提质,让人民群众在这里有获得感,有幸福感”。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组织的核心要素,是承载人民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对于提升城市活力、优化城市功能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成都正在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依托山水资源和天府绿道,着力构建“青山绿道蓝网”相呼应的公园城市空间形态。按照“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总体要求,围绕“人、城、境、业”四个维度,各区县正在开展公园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一大批新业态新场景正在逐步呈现。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重要活动场所,是公园城市场景营造的重要载体,公共空间品质直接影响着公园城市建设的水平与成效。但现阶段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多以“自上而下”的单向规划传导为主,由于缺乏“自下而上”的反馈机制和动态持续的评估监测,公共空间一经建成,在一定时期内其功能将保持相对稳定,很难与城市功能的变迁与群众需求的提升相匹配,从而造成城市空间的低效利用。

在公园城市建设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对公共空间品质开展科学评估已成为当下城市规划建设的迫切问题,随着科技发展与大数据的应用,许多城市已经开展了相关试点工作。因此有必要、有条件对国内外城市关于公共空间品质评估的相关探索进行梳理,总结出具有借鉴意义的先进做法,为下一步成都市开展公共空间品质评估与精细化空间治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推进城市空间治理现代化,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2 国内外公共空间品质评估经验借鉴

公共空间是向所有城市居民开放,为公众共同使用的城市空间,如街道、广场、公园等。梳理上海、纽约、伦敦等国内外城市公共空间评估实践发现,公共空间评估主要分为基础类评估与提升类评估。其中基础类评估重点从公共空间整体系统出发,通过评估可达性、系统性、环境协调性表征公共空间的基本服务水平;提升类评估重点从公共空间内部环境出发,通过评估生态服务功能与人本服务品质,表征公共空间的高阶服务水平。

在具体的评估方法上,基本构建了“调查—建库—评估”的技术路线。首先进行深入的前期调查摸底,确定评估对象与评估体系。在传统数据的基础上,基于5G、人工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等新型技术手段广泛收集数据,建立公共空间信息数据平台,对照公共空间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分析,形成评估报告,为针对性地开展公共空间品质提升提供支撑和依据。在评估过程中合理建立具有全要素、特色化和定量化的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估工作的关键。

2.1聚焦可达性、系统性、环境协调性,评估公共空间的基本服务水平可达性、系统性、环境协调性是表征公共空间服务水平的基础评价指标。

2.1.1精细化评估公共空间的可达性

可达性是保证公共空间利用率的基础,国内外公共空间评估中都将其列为重要评估因素。可达性的评估主要依托城市路况大数据与交通模型,对空间连通性、可达时长等进行量化分析,公共空间的慢行可达是评估关注的重点。

武汉细化设置城市级、街道级、口袋公园等不同规模公共空间可达范围标准,基于城市公共空间数据库与“众规平台”,获取空间分布基础数据与居民满意度数据,主客观相结合评估公共空间外部交通连通度、内部交通便利度、区域交通活跃度等,以此为支撑指导优化公共空间布局,构建完善的5分钟、10分钟公共空间步行可达圈。上海利用网络数据平台WEBMAP中最短出行时间数据,划分驾车、公共交通、步行等不同出行方式到达城市各公共活动中心的等时圈,直观评估上海公共活动中心的可达性,根据评估结果完善增设公共交通站点,使居民尽可能采用最短路径,以最少换乘方式接近公共活动中心。伦敦“国家公园城市”评估实践中,基于大数据构建可视化的绿色开放空间地图,对绿道连续度、服务范围、人车分流连续度、人车分流覆盖范围、慢行系统连通度等指标进行测算,评估公共空间可达性,以此为支撑完善城市绿道网络,强化公共空间连通通道,提升慢行体验。

2.1.2多途径评估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性

系统性是保障公共空间功能完善的基础。2020年10月20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总体规划阶段中心城区应组织多类型、多层次、多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

以往规划实践中多选取人均面积指标评估公共空间系统性,但随着公共空间内涵的不断完善,功能的不断丰富,人均面积已不能精准评估公共空间系统的完备性。部分城市通过利用空间分析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对公共空间、图像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识别与量化公共空间物质环境要素,重点通过公共空间的层级完善性和网络联通度评估公共空间的系统性。

在宁波、武汉等城市的公共空间建设评估中,利用遥感影像、卫星图、社交软件打卡数据等,评估公共空间的层级(城市级、片区级、社区级等),类型(绿道、公园、广场等),细分功能(儿童公园、运动公园等),从而评估公共空间的层级完善性。通过城市空间的网络化三维模型对公共空间整体联系度、连续性与城市内部渗透性等指标进行测算以评估公共空间的网络联通程度。

2.1.3特色化评估公共空间的环境协调性

环境协调性是保证公共空间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的基础。环境协调性主要通过评判公共空间与城市形态、山水格局的融合度开展评估。

以往公共空间与城市环境关系的评估多使用平面形态指标,随着遥感影像、航空摄影测量以及激光点云数据等三维空间测度技术的发展,对三维空间的精细化评估已具备基础条件。通过遥感、卫星影像获取数据构建城市景观模型,采用空间句法、元胞自动机等方法模拟城市形态、山水格局的演变发展,对周边道路整合度、天际线曲折度与层次度、景观视觉层次性、周边建筑形态等进行定量评估,已成为环境协调性评估发展的主流趋势。

厦门基于多源、多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构建滨水地区空间模型,通过天际线景观层次、景观视野占比、建筑转折点、起伏度等指标评价滨海地带的视觉效果。国内外高校也在积极探索构建城市山水空间模型,通过空间模型测算视觉通达率、景观序列层次、天际线轮廓节奏、视觉斑块色彩等空间形态量化数据,对能够彰显城市特色的山体空间、水体空间、街巷空间进行评估。

2.2聚焦生态功能与效益、环境韧性、景观品质与生态效益,评估公共空间的生态服务功能

公园、绿地、绿道等公共空间是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公共空间的生态服务水平已成为衡量公共空间品质的重要要素,国内外相关评估实践表明,公共空间的生态功能、生态韧性、生态效益以及景观效果是评价的重点。

2.2.1专业化评估公共空间的生态功能与效益

生态功能的评估主要分为理论评估与负面评估两类,理论评估主要通过构建全要素的公共空间生态信息数据库,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进行评估;负面评估主要关注人工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完善环境影响评估体系。随着新型数字智能技术的发展,构建城市传感器网络,获取更多专业生态数据,有助于提升生态功能评估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欧盟ICC城市绿色空间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建立绿色开放空间基础数据库,梳理城市绿色开放空间列表,对不同尺度的绿色开放空间差异化设置物种多样性、本地物种保护度、叶面积指数、土壤封盖度等生态学量化指标,对绿色开放空间的生态功能进行专业评估。纽约滨水区域综合评估体系中设置环境影响评估专项,引入敏感区建设强度、生态修复贡献度、栖息地稳定性、生态材料利用率等环境影响评估指标,精细化评估滨水空间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

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仅关注自然生态的资源属性,同时强调自然资源价值实现的问题,在价值实现过程中对于生态效益的评估至关重要, 近期,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生态系统评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对城市公共空间生态效益评估有重要指导意义。生态效益通过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两方面测量。其中调节服务价值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洪水调蓄、固碳释氧、大气净化、水质净化、气候调节和病虫害控制等;文化服务价值包括休闲旅游、自然景观游憩价值等。规范详细介绍了核算方法,利用基础地理及遥感信息库、环境监测报告、相关统计文件获取评价指标数据,利用生态学模型与统计调查方法测算生态系统服务因子的功能量、价值量。例如采用能直接从自然生态系统获得景观价值的土地与居住小区房产面积作为景观价值功能量评价指标,通过调查获取受益土地与居住区名录、面积及由生态系统带来的单位面积溢价,运用享乐价值法评估生态系统为其周边地区人群提供美学体验、精神愉悦功能的价值。

相关城市评估实践通过空间活动调查、经济调查获取公共空间使用满意度、服务效益、经济效益等数据,结合生态信息数据库,对公园、绿地、绿道等公共绿色开放空间的生态效益绩效进行评估。

伦敦进行绿色开放空间的生态功能与效益评估,经过大规模生态资产摸底,建立资产核算和服务核算为主体的自然资产账户,对城市绿色空间的生物量、保护区访问量、气候调节绩效、文化服务绩效进行量化分析,分区计算市民从绿色空间中获得的经济与服务效益。并根据测算结果设立可视化的自然资产账户网页,向公众展示其住区及周边的绿色空间所提供的节约医疗费用、娱乐服务、调节温度等效益。欧盟ICC绿色空间综合评价体系将绿色开敞空间作为经济实体,通过评估绿色空间营业额、商业活动密度、物价聚集度、维护费用等数据,结合从生态空间数据库与问卷调查获取的物种保护度、居民认同感、绿地教育效益、可提供岗位等贡献值评估生态效益。

2.2.2评估公共空间环境应对灾害的韧性特征

公共空间韧性指通过利用其生态功能,应对环境变化、重大灾害的能力。针对滨水空间、公园绿地等生态功能较强的公共空间,重点通过低影响开发设施与避难设施的完善性进行公共空间韧性评估。

伦敦“国家公园城市”评估实践中,设置城市绿地应对气候变化与洪水风险专项,通过计算绿色基础设施密度、河道自然度、低影响开发设施密度等评估空间韧性。北京根据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建立的全要素致灾因子数据库,完善风险评估体系,重点评估城市公共空间应急避难场所设施完善性与救灾通道连通性,并利用城市开敞空间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上海通过量化评价亲水安全措施、活动救助设施布局、避难场所高峰容量等指标评估滨江空间应对灾害的能力。

2.2.3主客观结合评估公共空间的景观品质

高品质的公共空间景观可提升城市形象,是展现城市魅力的重要要素。在公共空间景观品质的评价中,主要通过开放数据采集工具、传感器、图像分析等技术采集高精度、高时效性的公共空间景观基础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等识别、量化景观要素,并利用文本语义挖掘技术分析满意度评价数据,主客观结合测算公共空间的景观品质。

上海、南京等城市运用全卷积神经网络构架与机器学习技术获取街道关键空间特征的量化数据,对街道绿化丰富度、天空视野率、色彩图谱、平视绿视率、仰视绿视率、街道曲折度等进行精细化测度,对街道空间视觉景观进行高精度评估,上海根据评估数据建立城市视觉感受地图,实现评估结果的可视化。上海衡复历史街区的公共空间特色文化性评价通过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元素、历史风貌保存情况、文化活动,结合居民的文化识别感、文化认同度以及文化归属感进行综合评价。

2.3聚焦安全性、健康性、包容性,评估公共空间的人本服务品质

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休闲娱乐、感受城市的主要场所,围绕不同人群使用过程中的各类需求,让公共空间回归人本,真正服务于人民,是公共空间建设的最终目的。针对公共空间人本服务品质的评估可围绕安全性、健康性和包容性展开,空间安全是居民使用公共空间的前提,健康与包容是公共空间发展的高阶需求。

人本评估主要通过监控设施、激光雷达、传感器等技术采集城市运行数据,获取精准、动态的物质环境空间数据与人群行为数据,构建城市空间动态监管平台。并通过移动信息平台、VR、AR技术等途径收集居民使用满意度、感知度、归属感等主观评价数据,主客观结合评价公共空间的人本服务品质。

2.3.1精细化评估公共空间的使用安全性

国内外公共空间的安全评估主要分为环境安全、交通安全、设施安全、监管安全等维度,评估指标较为全面与精细。

联合国人居署《公共空间评估技术指导》中利用开源网络端和移动端应用程序对噪音污染、空气污染、设施安全问题进行数据收集,作为评价公共空间安全的重要指标。南京市通过个体安全、交通安全评估中心城区内的街道环境安全性,主要利用传感器、机器学习等设备方法对街道监视度(街道眼)、环境安全度(开敞度、照明情况)、设施安全度(铺装、路面平整度等)、机动交通影响程度等要素进行评估。伦敦街道步行友好评估中,将机动车行驶速度、街道环境维护管理、警示标识维护等作为步行安全评估的关键指标。

2.3.2以人的健康发展为导向,评估公共空间的健康服务效能

一是关注促进体育活动的可运动性评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将全民健身设施服务水平是公共空间的建设重点。国外已将可运动性评估作为公共空间评估的重要要素,通过量化评价运动场地供给与使用人群的活动特征来评价公共空间的可运动性。

巴黎将可步行性与运动场地作为“15分钟巴黎共同体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目标,通过城市监管系统量化评估公共空间的步行道连续性、自行车道连续性、专类运动场地密度与广场密度,针对性提升健身活动场所建设品质。美国开敞空间评价体系中将活动场地作为重要指标,关注活动场地的设施配置、安全性与多样性。伦敦“国家公园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策略中也将运动与健康作为专项,设置户外娱乐空间使用频率、户外运动与娱乐活动丰富度等指标对可运动性进行评估。

二是注重缓解心理压力的恢复性评估。绿色空间可有效缓解人们的压力与负面情绪,提升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程度。多伦多“城市公园计划”将社区内居民健康指数与心理健康指数作为社区公共空间建设的重要评价指标。美国推行“公园处方计划”,用自然处方的绿色医学改善人群身心健康,现形成超过100个“PARK RX”项目的全域覆盖网络,患者可运用 “寻找公园”网络工具识别附近安全、可达性高、设施使用性强的公园进行精神恢复治疗。通过量化评估患者在绿色空间花费时间、进行各项活动频率与恢复量、恢复功效,以评估绿色空间的处方效应,并以此为支撑,完善绿色开放空间的康复性设施,加强恢复性景观设计。

三是探索促进社会交往的公共性评估。建设促进社会交往的公共空间是应对数字时代人与人缺乏交流,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社会交往性评估还在研究阶段,现有实践主要通过问卷访谈、文本语义挖掘技术获取居民使用评价数据,结合环境品质、设施布局与活动频率、参与度等评估公共空间促进社会交往的绩效。美国APA最佳场所奖将公共空间促进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作为最佳公共空间评选重要标准,以问卷访谈形式获取活动参与度、文化展示度、社会网络度、邻里归属感、设施布局促进互动等评价数据,评价社区级公共空间与活动场地的可交往性。

2.3.3以全年龄、多样化使用需求为导向,评估公共空间的包容性

一是关注老年人、残障人士需求,对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进行评估。联合国人居署《公共空间评估技术指导》中将无障碍环境列为专项之一,关注老年人、残疾人的公共空间使用强度以及参与管理程度。纽约、伦敦等城市都专门出台以老年人出行为导向的街道空间设计导则,关注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出行需求特征,将无障碍设施完善性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加强环境的适老性改造。美国卓越公园建设评价标准中明确提出确保老年人、体弱者、视障人士和轮椅使用者等困难人群使用,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将公共空间中的老年人服务中心、老年活动设施场地等作为评价指标。

二是关注儿童需求,对公共空间的儿童友好性进行评估。随着生育政策改革,建设儿童友好的公共空间成为城市建设热点,公共空间是儿童活动的主要场所,各地出台一系列儿童活动友好的公共空间建设导则。纽约口袋公园与社区游乐场建设评估中关注儿童使用与活动需求,将空间趣味性、参与性、设施安全性等作为儿童友好性的重要评价指标,并将儿童游乐场、戏水场等设施场地要素引入卓越公园建设评价标准,并开展了街道变游乐场的实践探索,以满足儿童活动需求。目前纽约市已遍布2000多个游乐场地,为儿童创造活动空间。

三是探索不同人群的多元化需求,完善包容性评估指标。在相关评估实践中通过增设多元的设施环境指标对公共空间的包容性进行评估。美国Park Score城市公园评价指数中关注人群多样化的需求,设置宠物公园、篮球框等运动设施指标,同时细化年龄需求,设置19岁及以下青年的可达性指标以提升公园服务能力。欧盟ICC城市绿色空间综合评价体系中关注休闲活动设施配置,设置体育场地数量、比赛场地比例等指标,并针对绿色空间的教育活动,设置学生在绿色空间的受教育时间、活动频率、实践机会等指标。

2.4小结

通过分析梳理国内外城市实践经验,围绕公共空间基本服务水平、生态服务水平、人本服务品质三方面开展评估的具体方法总结如下:

表1:公共空间评估体系

评价层级

评价准则层

评价指标层

数据获取方法

基本服务水平

可达性

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公共空间可达范围(城市级、街道级、社区级、口袋公园、各专项公园等)

利用城市路况大数据与交通模型获取空间分布基础数据;利用手机性令、网络开放数据平台获取居民出行数据进行评价分析。

住区可达范围的公共空间数量、密度(5分钟、10分钟)

道路连通性(街道网密度、道路通达程度、手机端交通通行情况等)

慢行交通完善度(绿道网络覆盖率连续度、滨江空间人车分流覆盖率连续度、公共交通与慢行系统连通性等)

系统性

网络联通(整体公共开放空间的联系度、连续性与城市内部渗透性)

利用空间分析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可用于对空间、图像数据进行计算分析。

层次完善(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公共空间完善程度)

环境协调性

与城市形态、山水格局的融合性(视觉通达率、景观序列层次、建筑天际线形态、天空视野率等)

利用城市形态分析量化工具与三维空间测度技术构建城模型获取数据,采用空间句法、元胞自动机、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评估。

生态服务水平

生态功能

生物多样与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空气、土壤、水质等)

利用基础地理及遥感反演数据、监测计数据、实地调查数据等获取生态学及相关专业数据。

生态保护与敏感区建设影响(生态敏感区域建设强度、生态修复贡献度、建设后栖息地稳定性等)

使用生态效益材料(使用规模、环保等级等)

生态韧性

低影响开发(屋顶花园、透水铺装等城市海绵体建设、)

通过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及相关统计获取数据。

灾害应对能力(防灾空间、紧急避难设施、活动安全救助设施布局、应急避难场所高峰容量、活动场地安全措施等)

景观品质

特色人文性(文化元素、历史风貌保存情况、文化活动,结合居民的文化识别感、文化认同度以及文化归属感)

通过开放数据采集工具、传感器、图像分析等技术采集景观基础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等识别、量化景观要素,并利用文本语义挖掘技术分析满意度评价数据,主客观结合评价。

景观品质性(绿化丰富度、空间开敞度、色彩图谱、平视绿视率、仰视绿视率等)

生态效益

服务效能(相关商业营业额、商业活动密度、物业价格空间聚集度、维护费用、气候调节等)

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等核算生态产品价值。

文化景观效能(休闲旅游、景观价值等)

人本服务品质

安全性

环境安全(噪音污染、公共场所颗粒物平均水平、开敞度、照明情况等)

利用机器学习、传感器、激光雷达精细化三维空间测量采集技术与城市运行动态监测平台等可视化技术获取人的行为活动以及空间基础数据;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眼动追踪技术、生理传感器技术等获取人的感知数据;利用开放网络大数据、语义分析等获取人的评价满意度等数据;利用物理环境测度仪器测度物理建筑环境与健康数据。

设施安全(路面铺装、交通安全影响、街道环境维护管理、警示标识维护等)

监管安全(开放界面、监管覆盖度、犯罪率、交通事故发生率、机动车行驶速度等)

健康性

可运动性(步行空间要素、自行车空间要素、专类运动场地密度与活动广场设施密度等)

心理恢复性(居民健康指数与心理健康指数、绿色空间花费时间、进行各项活动频率与恢复量、恢复功效等)

社会交往性(促进社区参与、反映当地社区个性、促进社会交往、创造社区和邻里的归属感、设计和布局鼓励人们使用、人与空间互动性等)

包容性

无障碍(适老设施、无障碍设施、铺装、坡道等座椅等)

儿童友好(儿童游乐设施、戏水池、设施安全、空间趣味、参与性等)

多样化(宠物公园、篮球框、体育与休闲设施配置、绿地用作正式比赛场地比例等)

注:具体评价指标及权重应根据实际情况与目标进行制定

3 对成都公共空间品质评估的启示与建议

结合国内外公共空间品质评估实践,结合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发展要求,应尽快开展成都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行动,首先开展现状调查,运用科技手段建立动态公共空间数据平台,然后进行针对性评估工作,最终依据评估报告进行针对性品质提升行动,并完善公共空间品质调查、评估、提升的全过程公众参与机制,实现公共空间的共建共享共治,是公共空间真正为民所需、为民所用。

3.1开展公共空间专项基础调查,建立成都市公共空间数据平台

以国土空间精细化治理为契机,运用POI、手机信令数据以及遥感影像、机器学习等技术对公共空间进行识别,梳理成都市各类公园、绿地及广场等公共空间,构建公共空间信息库。加快完善成都市公共空间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完善道路路况、遥感信息、影像数据等空间数据,精细化测度生物多样性、大气质量、土壤封盖度等生态数据,实时监测活动频率、强度、聚集度等人群特征类数据。构建实时监测平台,形成“前期数据分析—方案生成—空间干预—空间测度—方案修正”的可持续公共空间品质监测循环,以更直观、更科学地为城市决策者提供依据。基于公共空间信息库、公共空间基础数据库和实时监测平台构建成都市公共空间数字平台,实现全市公共空间全要素资源数字化和虚拟化,公共空间建设状态实时化和可视化,监测保障规划建设监督机制良好运行,提升城市管理决策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3.2从基本服务水平、生态服务水平、人本服务品质三方面对成都市公共空间进行精细化、全要素评估

以成都市公共空间数字平台以及相关规划成果为基础,积极开展公共空间评估工作。重点构建成都市公共空间评价体系,进行全要素、特色化、专业性的评估。结合公园城市建设要求,在关注可达性、系统性、与环境协调性评估的基础上,加大对公园、绿地、绿道等公共空间生态价值的评估,以成都市公共空间的生态环境特色和《生态系统评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为基础,重点建立全域公共空间生态价值资产账户,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机制。强化以人为本的公共空间评估,以人的安全、健康、包容发展为导向,建立成都特色的公共空间人本体验评价体系。

3.3 依据评估报告,针对性提升成都市公共空间品质

基于专项调查的结果,结合评估报告,针对性提出成都市公共空间品质优化对策。以可达性、系统性、环境协调性评估为指导,修正公共空间系统的布局;以生态服务功能评价为指导,进一步发挥公共空间的生态价值,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机制;以人本服务品质为指导,通过安全性、健康性、包容性分析,优化公共空间设施与环境设计。同时依据评估报告,识别出城市低效、低质的公共空间,发布机会清单,鼓励社区、社会参与其改造。

3.4强化评估全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探索公共空间共建共享共治机制

公共空间专项基础调查期间,通过网络问卷、实地访谈、语义分析等多渠道获取群众对于成都公共空间的使用感受、实际使用需求以及使用状况,深入了解居民对于成都市公共空间系统建设的需求与期待。实施评估期间,建立“众规成都”平台,让更多部门与群体共同参与到公共空间的评估中,增强公众参与。在提升优化阶段,发布公共空间提升机会清单,鼓励社区、社会参与其改造,利用移动端应用软件进行公共空间共建共享探索。并探索完善公共空间共治模式,增强社区自组织机制,对公共空间进行监管保护,促进公共空间建设与社区营造的良好互动。

 

(报告组成员:金可、董泽鑫)


参考文献

【1】   郑宇,李玲玲,陈玉洁,袁媛.“公园城市”视角下伦敦城市绿地建设实践[J/OL].国际城市规划:1-9. [2020-08-30].https://doi.org/10.19830/j.upi.2019.498.

【2】   龙瀛,唐婧娴.城市街道空间品质大规模量化测度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2019,43(06):107-114.

【3】   罗明,王蔚炫,陈玉飞,梅小燕,毛勇龙.宁波公共空间规划评估与规划对策[J].规划师,2018,34(07):110-115.

【4】   田宝江,钮心毅.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设计实践——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公共活动空间网络规划[J].城市规划学刊,2017(02):78-86.

【5】   周广坤,胡英盛,吕圣东.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可达性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公共交通评价与优化策略[J].中国园林,2020,36(07):64-69.

【6】   钮心毅,康宁,李萌.都市圈视角下的上海城市公共中心体系重构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9(03):42-49.

【7】   宋洁,何浩,邹润涛,戚晓璇.《新城市议程》视角下武汉城市公共空间评估探索[J].规划师,2019,35(15):67-71.

【8】   叶林,何磊,颜文涛,向云.促进绿色经济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欧盟GREEN SURGE研究项目解析[J].上海城市规划,2019(01):33-39.

【9】   陈春娣,荣冰凌,邓红兵.欧盟国家城市绿色空间综合评价体系[J].中国园林,2009,25(03):66-69.

【10】  Tree economics London. Valuing London’s Urban Forest: Results of the London i-Tree Eco Project[EB/OL]. (2015-09) [2019-01-05].

【11】  Greater London Authority. Measuring tree canopy cover in London: an analysis using aerial imagery[EB/OL]. (2015-09)[2019-01-05].

【12】  KAVANAGH U. The world’s first 'National Park City' is set to be in the UK[EB/OL]. (2018-02-18)[2019-01-05].

【13】  Metropolitan Waterfront Alliance. Shape your waterfront: how to promote access,  resiliency, and ecology at the water’s edge[EB/OL]. (2016-01-01) [2017-05-20].

【14】  The City of New York Department of City Planning. Coastal climate resilience:  urban waterfront adaptive strategies[EB/OL]. (2013-01-01)[2017-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