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9月学术期刊前沿分析

本期专题选取了国内学术期刊影响因子位居前五的《国际城市规划》(双月刊)、《城市规划学刊》(双月刊)、《城市规划》(月刊)、《规划师》(月刊)四种核心期刊共14本,分析2018年5-9月我国城市规划行业的研究现状与趋势。结合期刊特征及研究主题,将研究对象(252篇)划分为14个主题:空间形态与城市设计(31篇)、规划方法与规划理论研究(26篇)、城市功能格局(23篇)、历史文化与传统风貌保护(22篇)、“城市双修”与生态规划研究(20篇)、城市开发与土地经济(20篇)、乡村与小城镇研究(19篇)、社区规划与城市更新(19篇)、制度与政策研究(14篇)、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13篇)、城市交通研究(12篇)、滨水城市及岸线规划研究(12篇)、绿色基础设施与雨洪管理(10篇)及其他(11篇),各类的统计数量如下表。

表1.1各主题文章数统计 1544578500132791.png

表1.2 各期主题统计

 1544578521502439.png

本文将对研究较为集中和前沿的主题做简要介绍,每个主题选取3-4篇进行分析。

(1)空间形态与城市设计

空间形态与城市设计的研究属于传统的热门话题,本次统计中涉及这一话题的共有31篇文章。该主题下的其他文章大都涉及到具体项目,这些文章从总体城市设计、分区城市设计、城市空间形态控制等多尺度、多角度对城市设计进行了探索。关注重点是在粗放型规划转为精细化调控的变化形势下,提出精细化、地域化、特色化的空间形态与城市设计手法,实现多样化的控制方法相融合、当地元素与经典做法的相融合、前沿理念与实际问题相融合。

《从城市密度分区到空间形态分区:演进与实证》:目前的中国城市发展方式正由粗放型规划转为精细化调控,城市的发展由追求最大化经济效益转为关注空间品质的提升。在此背景下,梳理密度分区的理论进程,总结其发展规律;并且探寻形态分区的内在逻辑与空间表征,使之能够为城市空间品质的提升奠定理论基础,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提出形态分区双维度控制的城市分区体系,归纳其既包含密度、基准高度等内控指标,同时也包含轴线、天际线、视廊等外显特征,并进而提出城市空间形态分区的目标、工作内容和方法。

《辽东湾新区城市空间形态控制方法探索》:城市设计是控制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手段,辽东湾新区从战略规划与总体规划阶段开始,以新地域主义为基本理念,基于空间形态控制体系的研究,构建了辽东湾新区城市空间形态控制体系,探索从总体城市设计到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全尺度的空间形态控制方法与控制要点。设计将辽东湾新区地域特征基因植入到形态控制中,提出地域化控制要点、控制参数及指标阈值,实现了城市设计导向的城市空间地域化、特色化建设,为城市设计系统化、法定化发展提供了借鉴。

《人工与自然互契的山地城市景观设计方法研究—以重庆市云阳县北部新区城市设计为例》: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由东部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向中西部山地、丘陵地区推进,山地城镇的数量和建设强度将逐渐增长。因此,如何在发展过程中,结合传统山地城镇天人和谐的营造方法与现代城市建设的空间规模、强度需求,探索可持续的山地城市建设方法对于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有着特殊的意义。文章结合重庆市云阳县北部新区城市设计方案,从城市总体景观的建构、天际轮廓线设计、滨水岸线设计、城市景观节点与标志物的布置四个层面具体论述了人工与自然相互契合的山地城市景观设计方法。

(2)规划方法与规划理论研究

这一主题介绍了新的规划方法和实践案例,做了重要的理论总结与构建,本次涉及这一主题的共有26篇文章。主题下的其他文章主要从建成环境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特定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策略、规划设计更新、新时代城市生态规划等规划理念的具体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具体的研究。该主题的关注重点为基于近期的城市规划现状和新的社会形势发展延伸到城市规划的新思路和方法,如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探讨城市发展与土地使用权的关系、从共享的角度探讨共享的城市规划策略、新时期的城市总规实施评估思路、新形式下的城镇开发边界研究、城乡规划实施机制的探讨优化等方面的内容。

《城市规划、土地发展权与社会公平》:土地发展权制度是在空间规划体系条件下,城市规划绕不开的基本制度。由于城市规划差异化地对待每一块土地,土地发展利益的公平分配成为了城市规划是否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问题。土地发展权制度由土地发展权的归属、发展利益的分配方式组成。但是不同的土地发展权归属对土地的开发效率的影响是不同的,发展利益分配方式的可操作性也是影响公平性的重要方面。文章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对土地发展权的分配进行探讨,其目的是探讨城市规划与土地发展权的关系,以寻求城市规划在配置土地资源过程中更好的实现社会公平。总结得出,在中国,“国有模式”价值取向更公平,存在的不足容易改进,基于“国家所有”的土地发展权制度是一种操作更简便、更容易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

《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框架与方法——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实施评估为例》: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作为优化规划编制和实施机制的重要环节,是完善总体规划制度和促进总体规划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城市转型和规划改革双重背景下,评估工作具有复杂性。武汉市于2014年启动了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实施评估工作,是2020年规划到期、上报国务院审批城市中较早开展并完成总体规划实施终期评估的城市。结合本次实践,从终期评估特点出发,对评估的作用、内容框架、技术方法及若干趋势等进行了探讨,提出新时期总体规划实施评估要在规划内容、实施状况和实施效果评价的基础上,加强对城市问题和运行质量的诊断,关注实施过程,并从未来适应性出发作出趋势预判,为总体规划调整修编提供支撑,同时加强新方法新技术的运用,提高对城市空间特征和运行过程的解析能力。

《共享经济驱动的共享城市规划策略》:随着以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快速崛起,促使共享理念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对城市发展及居民生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共享经济新模式、新形态的不断涌现,其内涵边界快速延伸及拓展,促使共享发展成为城乡规划的重要理念与规划手段,并进一步促生了共享城市的诞生。文章绘制了“共享经济—共享社会—共享城市”的共享经济升级路线图,提出共享城市是建构在共享经济和共享社会基础上的一种“高阶”城市发展形态,已成为一种引领未来城市发展的新范式。同时提出了共享城市“四体系一回归”的规划策略,即设计导向的共享城市规划体系、功能导向的共享城市应用体系、活动导向的共享城市空间体系、公众导向的共享城市治理体系和共享主义的城市权力价值回归。通过对城市共享经济发展各领域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站在更高的层次,直面日趋复杂的新型城镇化问题,从整体层面构建出了共享经济规划设计应对的全景式研究框架,希望能为共享城市研究和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3)城市功能格局

通过超大城市功能格局的合理分工与功能疏解,缓解“大城市病”,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目前业界讨论的焦点,此次统计当中共有23篇文献针对城市功能格局与功能疏解进行了相关的专题研究。重点关注城市功能疏解、城市圈协同发展、产业聚集与扩散、城市区域一体化等方面的研究,采用细化类别分析集聚扩散规律、刚弹结合的开发策略等方式进行相应研究。

《特大城市功能格局和集聚扩散研究:以北京市为例》:特大城市周边的近郊区经历了较大幅度的产业结构变动,且不同产业体现出各异的集聚扩散规律,包括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不均衡性增强、生活性服务业的空间均质化、公共服务业的地区差异增大。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需要同时尊重产业转移的客观规律和发挥政府职能。文章着眼于探索在大城市的产业疏解过程中,不同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客观规律;同时对未来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发展进行预判,指出中心城区周边地区未来可能出现的人口及设施压力。《市县两级空间协同发展的规划探索——以洛阳为例》:都市区化是我国地级市市域空间的发展方向,我国地级市市域空间尺度下的区域协同发展问题尚未得到足够关注。由于市县两级规划各自为政,市域空间发展出现失序、碎片化、无效竞争等现象,阻碍了都市区化的发展进程。以河南洛阳市北部城市发展区为例,分析当前市域空间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市县规划分治的关系,随后阐述了市县两级空间发展的协同需求及相关主体。在借鉴我国协同理论体系研究现有成果基础上,针对市域空间协同发展的特殊性,提出市县两级空间协同发展规划的工作框架,确定了工作重点。市域空间协同发展规划的经验和方法需要进一步深化总结,

规划实践的实施效果也有待一段时间后评估检验。

《三生•三度•三力:超大城市的功能结构与特征》:生产、生活和生态是构成城市功能结构的基本要素,尺度、密度和速度是衡量城市规模与效率的基本指标,辐射力、吸引力和竞争力是推动城市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人口膨胀、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等“城市病”的产生,往往是源于功能结构的失衡和动力机制的失调。文章以深圳为例,探讨超大城市功能聚集与疏解的特征。深圳在生产、生活和生态相互协调的基础上确定了弹性的“开发结构”、审慎的“开发边界”和适度的“开发规模”,从而维护了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结构均衡、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的职住平衡、绿色低碳和循环经济的能量守衡。在城市尺度不断扩大、城市密度不断增长和城市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开发效率”。在努力实现社会公平、经济繁荣和环境优美的可持续性发展道路上做出了独特的探索与实践,其经验和教训可以为接下来的深度城市化进程提供借鉴。

(4)历史文化与传统风貌保护

历史文化与传统保护在近年的城市建设中受到更多重视,涉及本专题的共有22篇文章。关注的重点研究内容包含了人居型历史街区整体性保护、城市传统空间双重性保护、城市风貌保护名录编制、特色文化聚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等,结合历史街区或历史小镇等的独特特质,围绕人、街、镇、店、村、业等某一个方面的因素重点展开研究讨论。

《以居民为核心的人居型历史街区社会变迁及其整体性保护探讨——以平遥古城范家街的实证研究为例》:居民是整体性保护工作的重要对象,但以居民为核心的社会变迁尚未被我国历史城镇保护所重视。研究发现,在保护修缮工程的直接干预、居民个体相关因素和平遥古城相关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平遥古城历史街区范家街完全偏离了2009年之前的相对稳定状态,更危急到自身的“生死存亡”和以往保护实践所积累的成果。从范家街的经验来看,居民的流失率、更替频次、居留年限可测度社会变迁的性质和程度,并且私房自住户、私房租住户以及老居民是最为关键的群体;将“居民”作为整体性保护实践的核心议题并不过时、也极为紧迫,既需要稳定地留住居民并使之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更需要实现对变化过程的管理。

《宁波地区传统市镇空间的双重性及保护研究——以东钱湖韩岭村为例》:传统市镇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交换通道上的节点,是农耕时代不可或缺的城乡社会经济纽带。市镇因其具有的商业社会表象和血缘社会本质的复合体,相比传统村落更具复杂性,传统市镇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体现了“商镇”和 “乡村”的双重属性。文章以宁波市东钱湖韩岭村为例,一方面建立在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其形成与演化过程反映了浙东地区传统市镇的历史缩影;一方面作为乡村文化遗产的一种类型,其亦农亦商的双重空间,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和保护价值。因此,通过典型案例的深度剖析,探索基于商镇历史环境的系统性保护和村居格局的地段式保护模式,为我国传统市镇的保护提供一个典型案例。

《历史经典产业特色小镇规划策略——以杭州笕桥丝尚小镇为例》:在文化复兴、绿色发展和消费升级的新形势下,历史经典产业正处于传承和创新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创建特色小镇,助推历史经典产业的复兴和小镇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杭州笕桥丝尚小镇为例,从产业升级、文化彰显、空间构筑和人才服务等方面出发,总结提出“构建多产共荣的新生态圈和新布局,彰显活态传承的文化特色,塑造三生融合的城、镇、乡空间,完善人才需求导向的配套服务与政策”的四大应对策略。

(5)其他

本次统计的各期刊研究主题还包括“城市双修”与生态规划研究、城市开发与土地经济、乡村与小城镇研究、社区规划与城市更新、制度与政策研究、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城市交通研究、滨水城市及岸线规划研究与绿色基础设施与雨洪管理等,这些主题都占据了一定比重。对这些主题的研究,大致都从具体项目切入,逐步升级到方法论层面。对一些传统主题的研究,如规划制度、城市更新、市政基础设施等,研究视角大都较为独特,多是基于新兴的趋势或理论,如基于绿色生态、产业消费驱动、田园综合体、规划历史演进等,从而拓宽传统研究主题的广度,将历史学、行为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引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