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学术对话——“公园城市,城市建设的新模式”精彩观点集萃(下)

2018年11月25日下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与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年会系列学术对话之一:“公园城市,城市建设的新模式”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102BC会议室举行。参加学术对话活动的专家学者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李炜民总工程师,同济大学吴承照教授,东南大学成玉宁教授,南京大学王红扬教授,清华大学钟舸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刘彦平研究员,腾讯云计算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王旭总经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与景观研究分院王忠杰副院长,以及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杨潇总规划师,同时还有来自规划学界和业界的代表共200多人。

本次论坛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主持。我们整理了参与论坛的专家们的精彩观点,与大家分享。

李晓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原院长 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公园城市是实现低碳生活的目标,实现简约生活的价值,形成真正健康的美好的生活所需要的新的空间的根本和关键。

1544510413100130.png

李晓江院长首先介绍了公园城市理论提出的背景,以及我国公园的历史。紧接着李院长结合成都的具体情况,高度肯定了成都的“中优”工作,包括降低建设强度,降低人口密度,降低建筑尺度,进一步提升功能和品质,以及在总体规划层面通过“东进”战略,放弃在成都平原继续大规模建设,保护全中国最好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的重要作为。此外,他还赞扬了成都是有着悠久和优秀人居文化传统的城市,一直以来积极保护自然山水,为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不懈努力,而且成都市民有着深厚的文化修养。

李晓江院长认为公园城市要实现低碳生活的目标,实现简约生活的价值,这对于我们城市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从中产阶级在成长过程中的两条消费线索,可以看到人们已经开始追求生活品质,中国必须在城乡之间建设第三个空间体系,就是魅力休闲空间体系。这些空间可以满足人们在闲暇时间的体验消费,特别是空间消费,这是城市发展非常非常重要的增量。未来我们的增量不再是工厂区和居住区,但是一定会有大量的休闲空间、绿色空间的增量,所以这也是我们真正健康美好的生活所需要的新的空间。公园城市恰好应对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和新时代的重新定义。

李晓江院长谈到,公园城市目前首要的任务是以生态文明治理观为指导,先要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改变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切切实实的改变我们自己的发展路线,重新回归到生态文明的道路上,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应对成熟中的社会发展的治理需求。

李晓江院长强调,怎么样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是把握公园城市的精髓,特别是以自然之势来治理。从杭州的萧山区和余杭区的发展历程来看,保护环境与文化,才是城市长远发展的关键。同时怎样把公园城市变成一种城市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品牌的价值也是一个重点。最近GAWC公布的最新世界城市排名中,成都连跳二级,成为了我们国家新一线城市中的领跑者,正是因为成都的城市发展按照“人-城-产”的逻辑,通过城市吸引人,人吸引产业,实现“人跟着城市来,企业跟着人走”,将公园城市转化成生产力,转化成经济发展的动力。

成玉宁(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

公园城市是中国城市的新范式,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不断的纠偏,不断的丰富不断的发展。

1544510564226476.png

成玉宁教授主要谈了对公园城市三个方面的认识。

第一,全面、科学的解读并丰富公园城市的内涵。“公园城市”是我们国家领导人在思考我们国家城市发展走过的路,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城市进程中的得失,是习总书记在展望中国城市发展的新范式。因此,城市规划相关专业的学者不应囿于传统的规划及景园专业视角去解读公园城市,更应当聚焦中国城市进程中的实际问题与对策,去系统化的丰富公园城市的科学内涵,在城市规划的语境下系统地解读公园城市。“公园城市”是一个系统概念。传统的城市规划是“园在城中”,而公园城市倡导“城在园中”。这正是天府新区的规划特色。 “城在园中”的规划思想在国际上也不乏先例,比如亚洲的布城 (Putrajaya)。布城是马来西亚的行政、宗教及政治文化中心,它的规划建设遵循在保护自然的地形地貌、既有的地形和水系结构的基础上融入城市功能的原则;它的规模比天府新区小许多,但理念、手法和取得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还有一些城市,比如爱尔兰根、哈利法克斯、库里蒂巴等都有相关的尝试。与传统的城市在改变了自然的基础上,通过“点、线、面”植入“第二自然”不同,“公园城市”倡导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巧妙地将城市融入第一自然之中。这同改变“第一自然”后再去营造“第二自然”具有不同的功效。一个是可持续的、天造地设的,一个是靠人为经营的。 “城在园中”和“园在城中”的规划理念和方法不同,值得深入研讨。公园城市理论需要不断地发展与丰富,更需要不断地实践探索。

第二,系统的比较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和公园城市,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公园城市”的特征。园林城市以一定量的绿化作为基本的有机纽带,艺术化地组织和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使城市形体环境达到最佳的美学和生态学效果。它的核心目的在于美化城市,它的工作重点在于指标的控制与评价,如绿地率、绿地的覆盖率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那生态园林城市是什么呢?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生态主义运动的崛起慢慢的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环境建设。2007年住建部发起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旨在园林城市的基础上,利用生态学原理,植树造林,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生态功能。它强调自然环境,强调加大城市生态化的比重,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系统性和工程带动下的因地制宜。所以在对应的指标上,园林城市的建成区绿地率≥3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而生态园林城市的建成区绿地率≥3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这实际上是一个增量过程,生态园林城市之于园林城市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量变而非质变上。

从总书记的讲话、天府新区的实践以及许多研讨会上的新认知上来看,“公园城市”是以生态文明来引领城市发展,形成“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城市发展新范式,它的核心目的在于构筑“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的新的城市形态。因此,和传统“点线面”构成的绿地结构不一样。换言之,规划“公园城市”的前提是科学地认知并把握城市赖以发展的自然本底及其变化规律。

近年来的“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及“城市双修”都是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城市问题的实践,也为“公园城市”做出了前期探索。“城市双修”,一修生态,二修形态。比较而言,城市的形态修补易,生态修复却有相当的难度。一旦城市的生态系统形成碎片,碎片化现象严重,就几乎没有可能再把那些“踏石”连成系统。“公园城市”旨在系统地解决城市问题,它以生态文明为基础、以人民为中心,它的指标体系包含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而非传统的、一般意义上的设施。因此,水资源、植被、土壤等都应成为城市规划的前置条件,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我们的交通体系、居住和产业空间,把人对城市的使用诉求建立在对自然的客观保护的基础上。这同传统的规划思路不同,不是“反规划”,而是倡导科学规划。

第三,城市的生态与形态的辨证。传统的城市规划偏重物质空间,传统的城市设计也比较注重城市的形态。形态非常重要,但生态更重要。我们不能从平面的逻辑来思考生态的体系,平面反映不了空间的逻辑,更反映不了生态的过程和机制。在公园城市的语境下,未来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中的第一要务应该是最大限度的利用既有的自然条件,包括自然潜在的规律。而科学的评价是我们利用的前提。真正发挥自然之力、因自然之势,把握自然发展的态势和规律,需要辨证、统筹的解决城市的生态和形态问题。天府新区从形态和功能上把城市、乡村和人的生活融为一体,实现了生态与形态地有机统一,奠定了公园城市的新范例。

王红扬(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

真正的理解整体性解决,关键在于怎么样理解整体主义,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2.PNG

王红扬教授认为,公园城市作为城市建设的新模式,可以给整个城市发展带来重大突破。公园城市不仅仅是大幅度的新增绿地,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全系统工程。它需要经济、社会、文化建设,需要外部的配合,创造出一个城市建设的新模式。

公园城市需要现代化的城市治理手段,公园城市统领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模式,要从整体和全局层面,将公园城市规划作为成都新一轮建设的顶层战略性规划,规划要实现城市治理的现代化,核心就是让我们的政府开始管少、管准、管通、管整合,让政府的压力更轻,让社会经济生态更有资源、更多自信、更少的恶性竞争、更耐心而有活力,更共同担责和切实发展,让整个城市的大生态,真正的健康而有韧性。

钟  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副教授):

       公园城市是成都提升和重塑美好城市形态的一次重要机遇,也是丰富城市规划相关理论、探索城市建设新范式的有益探索。

1544510654136195.png

钟舸教授认为公园城市是从整个城市空间塑造角度出发的概念,公园系统不仅仅是各项城市功能用地的一类,而应该是城市空间形态中建设区和非建区二元结构中的一元。公园城市研究应该对已有的花园城市、田园城市、生态城市等相关概念在学理层面上进行梳理,在继承城市规划优秀传统基础上的深化和创新发展。

钟教授指出公园城市的建设,落脚点是城市。它不仅仅是对现有城市规划绿化指标体系的突破,或者是让公园具有更强的网络系统性,更多的是意味着以公园为本底、为脉络的城市空间塑造,意味着围绕公园和绿地展开的城市生活创造。公园城市中的公园系统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组织中心城区与分散组团形态关系的重要空间手段。公园城市理论是一个涉及到品牌、社会生活、生态价值和城市形态的复合系统。

钟教授还提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就是实现城市现代性的过程,从过去的纪念性空间到高楼林立的现代化标志性形象追求。公园城市应改变既有的城市美学价值观,回归山水大美的观念,赋予自然山水和田园林盘以人文内涵,强化公共开放的城市空间,创造基于生态文明的新的城市文明。

杨  潇(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总规划师 高级工程师):

成都正在按照人城产的逻辑,在公园中建城市,营造人们向往的场景,最终把生态价值体现出来! 

1544510690920751.png

杨潇总规划师结合成都市已经开展的公园城市相关研究,着重介绍了城市发展思路在公园城市理念下的三个转变。首先要转变的是现有的城市发展逻辑,从原来的“产-城-人”,转换到“人-城-产”。城市发展逻辑还是应该围绕着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为人的需求提供所需要的城市环境和服务,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吸引人才的聚集,通过人力资源的集聚吸引企业的汇聚,进而带动产业的繁荣,最终实现人城产的和谐发展。第二个转变是,我们不是在“城市中建公园”,而是在“公园中建城市”,城市建设必须要符合公园化环境的生态、美学、文化、经济和形态要求等。第三个转变是从原来的“空间建造”到“场景营造”的转变,要思考城市空间究竟是为谁而建,使用者期待怎样的体验场景、消费场景、休闲场景,围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去营造场景。

然后杨潇总规划师介绍了公园城市时代价值体现的六个方面,包括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诗意栖居的美学价值、以文化人的人文价值、绿色低碳的经济价值、简约健康的生活价值以及美好生活社会价值。

随后杨潇总规划师结合成都公园城市规划的相关研究内容,提出成都建设公园城市主要是回答三大问题:一是如何建设全域绿色本底和公园城市形态,二是如何提升生态价值,全面营造新场景,三是如何形成“公园城市”品牌。相应地,成都正在实践五大建设路径:着力彰显绿满蓉城、花重天府的城市绿韵,着力彰显大气秀丽、生态宜居的城市形态,着力彰显蜀风雅韵、优雅时尚的城市文化,着力彰显舒适安逸、简约低碳的城市魅力,着力彰显高美誉度、高显示度的品牌形象。以及具体构筑的12项策略:一是构筑美丽城乡格局,二是建设大美公园形态,三是织锦天府绿道网络,四是推进全域多维增绿,五是塑造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的大美田园,六是塑造蜀风雅韵、大气秀丽、国际时尚的城市风貌,七是营造“公园+”绿色舒适新社区,八是营造“公园+”天府文化新场景,九是营造“公园+”新经济新业态新消费,十是建设绿色低碳智能城市,十一是培育成都公园城市品牌,十二是创新公园城市政策机制。


(本文根据专家发言内容整理,部分专家观点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