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场景”线上对话圆满结束

2020年9月19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规划实施学术委员会、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主办,成都市城市规划协会协办的“2020 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绿道: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场景”线上对话圆满举行。

1600655626357594.jpg

本次学术对话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实施委员会主任李锦生先生作为主持人,邀请到了相关领域著名的专家进行交流和点评、分享了国内具有绿道规划建设先进经验和突出成绩的多个城市的优秀案例。

1600655626588760.jpg

同时,实施委常务理事,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张佳副局长也在成都市组织了本次对话的线下会场,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处室、成都市公园城市局、绿道公司、各区(市)县、乡村规划师、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成都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四川三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相关代表等100余人参与了线下活动。

1600655626133544.jpg

此次对话持续了近四个小时,在主持人精彩的串场和组织下,七位对话专家分别分享了成都绿道、北京绿道、浙江绿道、深圳绿道、广东绿道、杭州绿道的发展历程、规划亮点以及运营模式等。三位点评嘉宾也就自身的看法和期望进行了精彩点评。以下是各位专家及嘉宾的主要观点:

1600655627281686.jpg

对话专家:汪小琦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院长


《践行绿色发展,建设公园城市—成都市天府绿道规划及实践探索》

成都近年来,将系统推进天府绿道建设作为落实生态文明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驱动性工程,以回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丰富拓展了绿道的内涵与价值,推动绿道从单纯的健康游憩通道转变为集生态、功能、交通、产业、生活等多元功能,支撑构筑全新绿色生活方式的复合功能网络。1600655627353549.jpg

汪小琦院长从价值意义、理念转变、特色创新、实施成效等方面介绍了成都市规划建设天府绿道的系统性工作,并结合具体的实践案例分享了成都天府绿道的6点特色:

一是深挖人本需求,构建“可进入、可参与”的绿道网络,即结合多源数据分析和多方式公众参与,优化绿道选线,引导绿道网络构建。

二是依托核心资源本底,打造主题特色鲜明的品牌绿道。如锦城(江)绿道依循锦江构筑演绎历史传承的天府文化长廊;锦城绿道则作为首条示范绿道,在新的城市发展阶段推动城市绿隔区域空间持续治理,并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三是精细化营造社区绿道,提高“上班的路”和“回家的路”的品质体验。结合社区绿道连接的小游园、微绿地等开敞空间,根据人群特征设置健身游憩设施、公共艺术品,丰富街区互动体验,营造活力有温度的街区环境。

四是以绿道建设带动周边片区治理与发展,提升城市品质价值。强化慢行体验,推进人本理念指导下的“车退人进”措施;打破滨水空间和街区之间的空间分隔,通过绿廊渗透、绿道串联,推动城绿空间融合;依托绿道推动街巷微更新微治理,激发城市更新内生动力。

五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推行“规划-策划-设计”一体化,实现前后衔接、上下互通。

六是创新“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的建设运营模式。即坚持“顶层设计+整体统筹”的政府主导优势,坚持“专业企业+社会资本”的市场规律,坚持“场景营造+产业植入”的商业逻辑。

 

1600658547103323.png

对话专家:徐   泽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经营管理处副处长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创造更有价值的绿道》

徐泽副处长认为,绿道是新时期推动转型的新工具,成为增强城市魅力,构建区域新关系、创造城市新品质,实现城乡新融合的重要抓手。提升绿道价值要注意三个方面:可达性,选择性,体验性。

首先,要提高绿道的可达性。绿道不仅是一个步行通道,也会是一个新的休闲产品,从这个角度要进一步做好系统的衔接。如浅山绿道旅游带通过五彩大道、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和山地自行车道三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形成全国第一户外健身品牌地。同时通过改造,增加绿道步行的可能性,丰富服务设施。

第二,要提高绿道的选择性。绿道是为人服务的,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针对不同的年龄、性别、爱好的人群,在保证系统完整性的前提下为人们提供多样的高品质选择,如五彩浅山绿道的主题游线达到了可举办国际赛事的水平。

第三,要提高绿道的体验性。绿道不仅要走,还要能坐,应该成为休闲的新空间。但绿道往往位于生态优质区,对开发建设有诸多的约束和管控。所以在建设过程中,要结合现状已形成的优质条件来组织,采用多种创意手段,增强策划和创意,丰富体验。

1600655627132856.jpg

总体而言,进入生态文明的新时代,践行“两山理论”需要创新资源利用方式,创造空间的新价值,绿道是生态文明的新场景,需要创造更有价值的绿道。


1600655627737435.jpg

对话专家:李海涛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总规划师


《从城市滨水绿道到浙江省生态海岸带》

浙江省在2012年完成全省的绿道网络规划,加之多年建设打下了很好绿道基础。如今进入生态文明时代,更加注重保育自然生态,发展旅游休闲,优化人居环境,培育美丽经济。浙江省生态海岸带是其中的重要项目,其规划长度为1800公里的绿道系统,以绿道、风景道为骨架载体,形成6大重点工程(生态保护修复、绿色通道联网、生态海塘、文化资源挖潜、乐活海岸打造、美丽经济育强)和10大标志性项目。形成“一系列建设规划,一份建设导则,一套机制支撑”的“规划-建设-实施”工作框架。

生态海岸带建设规划的核心技术导向是链接绿色生态,链接品质生活,链接人文活力,链接创新经济,打造世界级生态海岸带,提出修生态、连两道、增活力、优产业的四大发展策略。以“连两道”为例,是以海湾绿道和风景公路网络构建生态海岸带的骨架,激活沿线资源,全面提升品质生活。

1600655627109993.jpg

海湾绿道导则涵盖生态低碳,人本畅游,海湾特色三个维度。生态低碳分别对绿道的控制范围、材质选择、断面设计、植被种植提出了要求;人本畅游对绿道的活动节点、标识标志、家具设施和无障碍设计提出控制;而海湾特色则对滨海观景、海塘利用等提出引导。

总之,浙江生态海岸带既是空间重构,也是价值重构,是更多价值空间的塑造和发掘。绿道、风景道是骨架,是关键的基础设施和公共物品。但仅有骨架是不够的,还需要更为综合的功能,多方共同发力。

 

1600655627630200.jpg

对话专家:荆万里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总规划师


《从绿道网到山海连城,深圳家园的营造之道》

荆万里副总规划师系统介绍了深圳从21世纪初至今,关于绿道建设的工作与经验。一直以来,深圳在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也在强化生态的保护和利用,谋求打造用“好住”的城市来留住人。深圳绿道通过多年的接力跑,实现绿道“从背向到面向,从保护到活化,从建设到营造,从资源到体验,从环境到意境”的发展进阶。

2005年,深圳在国内率先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了城市95%以上的山体和公园,为后续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010年深圳市编制了绿道网专项规划,当时创新性提出了“区域-城市-社区”三级绿道的网络体系,构建了与城市山海格局、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相互契合的总体结构。绿道串联重要的生态空间,活化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促进线内资源与城市生活的互动,打破资源配置导向下“盆景式”的生态保护模式。同时,系统化搭建城市绿色休闲空间导控框架,实现社区绿道5分钟可达,城市绿道15分钟可达,区域绿道30-45分钟可达的建设覆盖目标。

2014年,深圳进行珠三角绿道网综合功能开发指引,对绿道建设的现状开展了深入的问题发掘,对空间管控,绿道吸引力、服务设施、景观特色、服务业态、功能互动等进行反思,提出主题性开发与复合利用,活化绿道功能内涵,融合生态保护与市民休闲活动,作为绿色公共产品供给等策略。

2017年,《深圳市南粤古驿道专项规划》探讨了如何通过线性公共文化产品,让历史活起来。规划通过古驿道线路和连接线构筑深圳市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串联历史印记。在此基础上,结合四类主题沿线延展,就近组团,合力营造,形成古今辉映的线性历史文化产品,作为大湾区历史文化脉络的先锋探索。

2019年,《深圳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回答如何把人带回水岸,让河湖回归自然,打造蓝绿交融的生态系统,实现还水于民。因此,规划以水为中心进行重点地区品质提升,让城市中心和市民生活回归水岸,将碧道作为城市中心体系构建的重要载体,带动城市发展。

1600655627513326.jpg

2020年,深圳启动山海连城计划。聚焦蓝绿空间框架,让山海城关系从相依到相融。形成“一脊一带十八廊”魅力生态骨架,打造“家园深圳”的“灵魂空间”,通过“连生态”完形深圳山海自然完整生境的生态网络;通过“连生活”营造日常身边的亲自然、健康生活方式;通过“连生趣”构建多维度体验山、海城大美的魅力骨架,助力深圳生态、宜居、美丽、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打造面向世界的深圳家园。

 

1600655627704817.jpg

对话专家:马向明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总工程师 教授级规划师


《绿道形态在广东的演变》

马向明总工程师从广州绿道的原型与落地的形态、广东绿道形态的演变、绿道功能与作用的变化,深刻描绘了2010年以来广东绿道的演变过程。

马向明总工程师认为,广东城市化中遇到的困境催生了绿道,在设计的概念上具有北美绿道生态情节的印记,在实施落地后具有中国政府推动事物的运动式烙印。对广东省而言,绿道的建设为市民健康运动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串联作用使分散式绿地变为分布式绿地,同时也为市民进入乡野提供了入口。

关于绿道形态的演变,马向明总工程师认为在建设高潮之后,十年来广东绿道的形态发生了十分显著的变化,先期是与市民的多样化需求相结合,对绿道的形态进行了丰富,衍生出沿滨河道复建的滨水栈道、结合地形架空的空间栈道,绿道形态由原来以慢行道为主要特征,逐步变厚、变立体。2016年后,广东绿道开始与文化线路相结合,赋予绿道新的内涵和形式。近期又与水系廊道相结合,以江河湖库及河口岸边为载体,统筹生态、安全、文化、景观和休闲功能,建设成为复合型的廊道。

1600655627649564.jpg

在整个演变过程中,广东绿道的建设组织形式和功能作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绿道建设组织形式来看,广东绿道由早期生态建设的单个部门实施,逐步向古驿道建设时期的多部门联动,再到目前碧道建设多部门联动与社会的联合发展。从绿道功能作用来看,与市民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绿道所起到的作用也在不断地拓展,由早期的面向个人使用,到助力文化复兴、乡村振兴,再到现在与治水结合,促进河流廊道沿线 “社会-自然”系统的优化调整,绿道已从线性慢行交通空间转化成功能复合的活力走廊。

 

 1600658790873373.png

对话专家:潘   蓉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总规划师


《增进民生福祉的生态文明之道——浅析杭州城市绿道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潘蓉副总规划师从杭州绿道建设的发展历程、特色实践、经验策略、价值成效等四个方面展示了绿道建设的“杭州范本”。

以发展历程来看,从杭州西湖的苏堤、白堤古代的绿道形态,到近十多年来,杭州绿道建设理念逐步深化,建设工程逐渐推进,形成3036公里 “两轴两连九射,八大类多个精品环线”的绿道格局,杭州绿道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结合杭州绿道实践,杭州提出“一道一方案一特色”的绿道建设模式,目前已成为杭州的又一张金名片。从三江两岸绿道生态保护上城市再开发、乡村再发展的重要抓手,到环千岛湖绿道注重原始生态保护、“下湖游”变为“上岸游”的游览方式拓展,再到富阳江滨大道盘活沿线资源促进历史文化旅游发展。目前杭州已成为链接城市和人的情感纽带。

1600655627273251.jpg

杭州绿道建设的经验可分为以下四点:一是多项整治工作逐步推进完善市区绿道系统建设,增进民生福祉;二是提升绿道的可达性和功能复合,打造智慧化城市绿道;三是串联人文历史景点和城市公共空间,体现地域特色;四是用制度保障规范化和品质化,打响杭州绿道品牌。

潘蓉副总规划师认为,绿道的价值在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助推全民树立健身理念、实现城乡统筹有着重大意义。

1600655627131096.jpg

 

image.png

对话专家:康   瑛

成都天府绿道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天府绿道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董事长


《绿道建设及运营一体化——以成都锦城公园为例》

康瑛董事长详细介绍了公园城市理念下的绿道建设思路,以及天府绿道的三次飞跃,即环城生态区建设的1.0阶段,可进入、可参与、可感知、可阅读、可欣赏、可消费的2.0阶段,创造消费场景发展绿道经济的3.0阶段。之后从“策、投、规、建、营”五位一体深刻介绍了天府绿道的建设及运营一体化模式。

1600655627925183.jpg

“策”指顶层策划先行, 首先进行总体项目策划,再针对各个专项形成策划方案。

“投”是指根据策划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定制项目商业模式及盈利模式,明确投资内容、投资来源、运行机制,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规”是指根据测算为项目“量体裁衣”,按照“生态保护优先、补足配套短板、适度开发利用、保持城市韧性”的原则,科学制定规划方案。

“建”是指通过“保护、修补、恢复、补充、提高”多措并举,实现保留自然本底、重现原始风貌、独具本土特色、满足美好生活需求的建设目标。

“营”是指商业运营,又是“策”的主要决定因素,从具体的客群分析、业态分布、功能布局、交通组织等方面,实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1600655627413750.jpg

点评嘉宾:林   坚

北京大学城市与建筑学院  教授


林坚教授对各城市的绿道进行了点评总结,林坚教授认为近十年时间绿道已成为城市的标配。同时提出以下三个观点。

一是绿道建设的意义。林坚教授认为绿道建设中提到的以人为本可体现为“获得感”。绿道是能让大家在紧张之余慢下来品味生活惬意的最佳工具,同时绿道也是花小钱办大事,贴民心近民意的民生工程。

二是绿道建设的时机。世界各国都在建设绿道,林教授认为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左右,绿道建设就会纳入城市建设考虑。但不宜一蹴而就,可以循序渐进将绿道成网成环。同时应注意协调好“以人为本”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三是绿道建设的挑战。包括四点:一是绿道应该和城市系统串联起来,而不仅是发挥边角地区的作用,更要进行城乡统筹的考虑。二是绿道的投资运营模式,如何实现可持续运营。三是安全韧性和防灾能力的体现。四是按未来发展趋势看,绿道应该建设成一个城乡连通、城乡有别的慢行系统。

 

1600655627971012.png

点评嘉宾:赵燕菁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双聘教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赵燕菁教授就绿道运营的问题与康董进行了互动,认为在我国后疫情时期的经济大背景下,政府资金紧张可能会影响绿道建设的投入,同时也提出绿道运营资金平衡方向的设想。

一是跳出土地财政资金平衡绿道建设投入的模式,绿道下一步一定要做到平衡,围绕如何利用绿道自身价值带来的效益平衡绿道建设和维护。绿道设计不仅设计绿道的形态,更多要考虑绿道建设的资金筹措途径。

二是从绿道的本质出发,将绿道作为盘活自然资源的一个工具。绿道使自然资源变为资产实现共同增值,这也是国土空间规划的任务。在绿道建成后,周边的现有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提升,会带来部分现金流的收益。

最后,赵燕菁教授再次强调,绿道规划的工作者应重点考虑如何实现绿道建设投入与收益之间的资金平衡问题,同时研究一套可供偏远地区参考的绿道建设范式,让绿道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1600655627957586.png

点评嘉宾:叶裕民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

 

叶裕民教授对此次线上学术对话进行了深刻总结,她指出,本次对话从广东、浙江两个省,北京、深圳、成都、杭州四个城绿道建设实践进行了系统展示,非常有意义。基于此,叶裕民教授提出了绿道的三个“绿道规划之最”、三个重要功能、三个重要实现路径。

首先是三个“绿道规划之最”,叶裕民教授认为,绿道规划是最体现人性化的规划,是最能体现以规划引领城市发展的规划,同是最能体现规划治理要求的规划。

其次是三个功能,一是实现绿色出行,推进低碳交通。绿道串联山、水、城等要素,其首要目标是打通人的生产、生活、就业之间的交通网络。二是绿道应体现人的休闲、体育、养生的美好生活功能。人的工作效率取决于工作之外的幸福感,所以绿道提升了人的生活幸福感的同时,也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以绿道慢行引领的健康生活方式,也起到了“治未病”的效果。三、以活化和轻开发的方式来实现生态保护,以可参与可进入的方式将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紧密结合起来。

最后是实现绿道功能的三个路径。一是要实现绿色出行,必须提高绿道的可达性,所以要进行网络化的绿道设计、人本化的绿道建设、智慧化的绿道运营。二是绿道要满足人们对交往、健康生活、休闲娱乐和对艺术的追求。三是要通过市场化运营,持续转化资源价值,将投资和收益平衡,实现绿道的可持续发展。

叶裕民教授还提出,中国绿道发展建设已不亚于西方国家,是时候总结中国特色的绿道发展理论,纳入中国规划知识体系。

 

最后,主持人李锦生主任进行了总结陈词,宣布本次以绿道为专题的学术盛宴圆满结束。本次对话不仅对我国各大城市绿道建设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同时为未来绿道发展做出了鲜明的方向指引。绿道作为回应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引领性项目,应持续强化绿道联通性、拓展绿道功能、转化绿道价值,使之成为民之所向,政之所望、引领城乡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性工程。